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谢察院田寺丞倡酬之作

标题包含
次韵谢察院田寺丞倡酬之作
两翁辞采偶同时,春草还应梦谢池。 出月穿天端有意,掀雷抉电岂无期。 推门不作孤吟苦,击钵犹嫌得句迟。 顾我无才难入社,焚香时许诵清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喻良能(1009年-1062年),字叔奇,号香山居士,又号锦里先生。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喻良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天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两位诗人的文采偶然相遇,恰如春天里生长的草儿和梦中回忆的谢池。他们的心灵透过文字交流,如同月光穿透天空、雷霆闪过天际。当灵感涌现时,他们果断推开门,不再担心独自吟咏的痛苦,敲击着水钵仍然觉得诗意不够完美。看着自己缺乏才华难以加入这样的诗词社群,便点燃一柱香,虔诚地诵读这些优美诗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指依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作诗。 2. 谢察院田寺丞:诗人尊称的两个人,具体身份不详。 3. 两翁:两位长者。 4. 春草还应梦谢池:谢池,古池名,又称谢公池,位于今浙江绍兴。这句寓意两人才华出众,如同春天的芳草美丽动人。 5. 出月穿天:形容文采飞扬,如月亮升起照亮天空。 6. 掀雷抉电:比喻文章气势磅礴,如同雷电般震撼人心。 7. 击钵:古代文人写诗时的一种习惯,以击钵计时,催促自己快速构思诗句。 8. 顾我无才难入社:意思是觉得自己没有才华,难以加入他们的诗歌交流行列。 9. 焚香时许诵清诗:表示自己会时常诵读他们的诗篇,沉浸在其中。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次韵谢察院田寺丞倡酬之作》中,作者喻良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共同切磋文学、诗词的场景。开篇的“两翁辞采偶同时”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了两位文人墨客之间的默契。接下来的“春草还应梦谢池”则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告诉读者: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紧接着的“出月穿天端有意,掀雷抉电岂无期”则展现了作者对于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诗词之美就像月亮穿透夜空那样有意境,又像雷霆霹雳一样充满力量。这两句诗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才华横溢,彼此间的情谊如同闪电般迅速。 “推门不作孤吟苦,击钵犹嫌得句迟”则进一步表现了两位诗人相互激发的创作热情。他们推开诗的门,不再感到孤独和痛苦;当灵感迸发时,即使击钵的节奏加快,仍然觉得诗句产生得太慢。 最后两句“顾我无才难入社,焚香时许诵清诗”,则是作者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然才华不足,但在欣赏友人佳作的同时,也能在焚香的时刻潜心研读,诵读那些美丽的诗篇。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诗歌的热爱,传达了一种执着于文化传承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谢察院田寺丞倡酬之作》是南宋诗人喻良能在其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前后,正值南宋初期。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金朝的入侵,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民族矛盾尖锐。然而,文化教育并未因此而停止发展,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喻良能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以文学见长。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当时颇有声望的文人墨客。然而,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的抱负往往难以实现。尽管他们怀有报国之志,但在现实政治斗争的压迫下,他们的才华和理想往往被埋没。 在这样的背景下,喻良能与田寺丞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诗文中相互唱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这首《次韵谢察院田寺丞倡酬之作》正是喻良能在这种环境中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苦闷、无奈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