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阜精庐无风自凉方欣然出户见竹鸡将雏砌外
薝卜浄如洗,苍筤清且深。
依岩自幽润,况无日影侵。
亭午一升阶,忽若投凌阴。
凉气飒以入,肃肃生衣襟。
大火浮炎埃,虚堂抱云林。
安得冰霜颜,听我山中吟。
盘桓去未忍,砌外行山禽。
一母将四雏,出没丛草阴。
我非有驯德,渠自无机心。
欣然归北窗,载弄南风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栀子花纯净如洗,苍翠竹林清新而深邃。
靠着岩石自然幽润,更何况阳光不侵。
中午登上台阶,仿佛进入清凉之地。
凉意袭来钻进衣襟,让人感到丝丝凉爽。
炎热的太阳悬浮在尘埃之上,空旷的厅堂怀抱云林。
如何才能拥有冰霜般的容颜,听我在山中歌唱?
在山中转悠不忍离去,石阶旁行走的山禽。
一只鸟妈妈带着四个小鸟,出没在草丛阴影里。
我不是有驯服的德行,它们自己也没有心机。
愉快地回到北窗,弹奏南风琴。
去完善
释义
1. 蜀阜:四川的山阜地带。
2. 精庐:亦作“精盧”,指道士的住所。
3. 薝卜:一种常绿灌木,叶子可以提取香料。
4. 苍筤:青竹,竹子的一种。
5. 岩:石头构成的高岸。
6. 亭午:中午,正午时分。
7. 凌阴:形容清凉、阴暗的环境。
8. 大火:星宿名,即心宿二。
9. 虚堂:空旷的厅堂。
10. 冰霜颜:寒冷的面貌。
11. 盘桓:徘徊;逗留。
12. 山禽:栖息在山中的鸟类。
13. 机心:巧诈之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花卉、竹林、山禽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清幽寂静的山林景象。
“薝卜浄如洗,苍筤清且深。”这两句诗人描述了花卉和翠竹的洁净与清新。“依岩自幽润,况无日影侵。”则是表达了山体岩石环境的湿润和宁静。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通过意象的使用,让读者沉浸在这静谧的氛围中。
“亭午一升阶,忽若投凌阴。凉气飒以入,肃肃生衣襟。”诗人站在台阶上,感受着山间凉爽的气流拂过衣裳,内心感到无比舒适。这种感觉不仅来自于气温的降低,还源于他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热爱。
“大火浮炎埃,虚堂抱云林。”这两句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现出繁华世界的燥热与山林中的清凉。他将内心的向往寄托在诗句中,表达出对山间生活的渴望。
“安得冰霜颜,听我山中吟。”诗人希望能够拥有像冰霜一样纯洁的心境,在山间吟唱心中的诗篇。这样的心境离不开自然环境的陶冶,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母鸟带着幼雏在草丛中穿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的赞美。他感慨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怀着欣赏的心情返回室内,弹奏起南风的旋律。整首诗格调清雅,节奏悠然,是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蜀阜精庐无风自凉方欣然出户见竹鸡将雏砌外》,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
首先,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夏日自然风光的诗。蜀阜是四川的一个地名,精庐则是寺庙的别称。在炎炎夏日,无风自凉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方欣然出户见竹鸡将雏砌外”则描述了诗人此时正心情愉悦地走出户外,看到竹林间的母竹鸡带着幼雏,这一景象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其次,关于诗人钱时,他是宋代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他在朝为官期间,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多次受到贬谪。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他都有许多诗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创作于钱时被贬四川时期,当时他的心境可能较为低沉,然而在这首诗中,他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表现出他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宋代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诗歌艺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同时,宋代也是一个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皇权与士人之间的冲突、官僚体制的问题等都给诗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创作的灵感。在这个大背景下,钱时的这首诗既反映了他的个人境遇,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