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重山令·小重山

标题包含
小重山令·小重山
人绕湘皋月坠时。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 九疑云杳断魂啼。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有的相思之泪,都渗透进了那青翠欲滴的竹枝之中。
去完善
释义
相思血:比喻因思念而流下的眼泪或心血;绿筠枝:翠绿的竹枝。
去完善
赏析
全词开篇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时间和地点,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接着,“斜横花树小,浸愁漪”进一步渲染氛围,用视觉形象表达内心的惆怅。上阕末句“一春幽事有谁知”,则将这种复杂情绪推向高潮,暗示着无人能懂的孤独与无奈。 下阕从回忆入手,“鸥去昔游非”表明物是人非的感慨,为后文抒情铺垫。随后,“遥怜花可可,梦依依”转笔写景兼抒情,既写出眼前美景,又暗含对过去甜蜜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借用典故深化主题,把个人情感上升到更广阔的宇宙层面,使整首词达到情景交融、余韵悠长的艺术效果。 整体来看,姜夔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作为载体,将自己的怀旧之情与对亲人的思念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不失生动,意象鲜明且富有感染力,堪称宋词中的精品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姜夔客居长沙时。彼时词人正值壮年,却屡试不第,仕途失意。湘江之畔的春夜,他漫步江岸,感怀身世,触景生情。面对月色朦胧、花影绰约的湘水美景,不禁想起往昔游历的种种,以及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词中"九疑云杳"暗指舜帝与娥皇女英的凄美传说,更增添了相思之情。整首词借景抒情,以婉转清丽的语言道尽相思之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