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蒲心泉韵

标题包含
次蒲心泉韵
京华厌尘土,借屋瞰湖边。 馿蹇驮诗笈,鸥闲傍酒船。 啼鹃残月晓,细雨落花天。 何日东林伴,同修莲社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京城生活让人疲惫,我选择临湖而居,借屋看世界。一头老驴驮着我的诗书,悠然自得;海鸥在船上觅食,随性平和。杜鹃鸟唤醒了拂晓时的残月,细雨飘洒中,花儿无声飘落。何时能与我志同道合的友人,在东林的寺庙中,一起研究佛法呢?
去完善
释义
1. 京华:指中国的首都北京。 2. 借屋:租房居住。 3. 湖边:指诗人居住地点附近的湖边。 4. 馿蹇:驴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骑着的驴子。 5. 驮诗笈:指诗人带着诗歌书籍。 6. 鸥闲:海鸥悠闲地飞翔。 7. 傍酒船:靠近酒家的船只。 8. 啼鹃:杜鹃鸟的叫声。 9.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10. 落花天:指春天花瓣飘落的景象。 11. 东林伴: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12. 同修莲社缘:共同修行,结下佛家之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和尘俗,选择了远离京华的湖畔安居。通过描绘驴子驮着诗稿,闲适的海鸥依傍在载满酒的小船旁等画面,展现了诗人安享宁静、寄情山水的情怀。夜晚杜鹃啼鸣,月光朦胧,清晨天空飘洒着细细的雨水,花儿逐渐凋谢,这都是自然美好的景致,让诗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他向往能有一天在东林与同伴一起修行,结成佛缘,体现出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蒲心泉韵》是宋代诗人释善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00年左右,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诗人释善珍主要活动在福建地区,并在福州升山寺出家为僧。他精通佛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作品多涉猎人生哲理和历史典故。 在创作《次蒲心泉韵》时,释善珍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当时,北宋政权已经巩固,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发展。同时,佛教在当时社会上仍具有较高的地位,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佛学的探究和传播。 在这首诗中,释善珍以蒲心泉为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如同泉水的起伏变化,而我们应该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态,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宁静。这种人生哲学与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对佛学的研究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僧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