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兰

标题包含
白兰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难著春风半点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镃(1278年-1347年),字国器,号竹洲,浙江义乌人。他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 王镃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王应麟是南宋末年的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楚国的旅客曾把尸身埋葬在水中,寒冷的身骨化作如玉般的玲珑剔透。活着的时候没能品味到美酒,连香气都无法让灵魂苏醒,因此难以在春风中染上丝毫的红艳。
去完善
释义
楚客:指屈原。楚地的人,这里用以自比. 水中:水底
去完善
赏析
《白兰》一诗以楚客自比,借喻诗人的遭遇和心境。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不幸遭遇中的困境和奋力抗争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勇敢。第三句则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困厄之中,仍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最后一句以“春风”和“红”作对比,突显了诗人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精神风貌,并传达出人生无常但心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镃的《白兰》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著名诗作。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据。这段时间,国家内外局势复杂多变,中原沦陷,南宋被迫偏安江南一隅。诗人以诗明志,借用白兰这一象征高洁、纯净的花卉表达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忠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王镃的个人经历也颇为坎坷。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文采斐然。然而,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江山破碎,他空有满腔壮志却无处施展。尽管生活困顿,他依然坚守文人风骨,以诗文寄寓忧国忧民之情。在创作《白兰》时,或许正是诗人感慨世事无常,痛惜河山破碎之际。 这首诗借白兰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祖国的忠贞。白兰作为一种代表纯洁和高尚的花卉,象征着诗人的品质和精神。通过赞美白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