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

标题包含
中秋
中秋添月色,携酒上金台。 世事无穷尽,江山入句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中秋之夜增添了月色的美好,我们拿着酒登上了金台。世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穷尽的,而这江山的美景却已经融入了诗句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台:指汉代宫门前的黄金台。这里用以泛指宫门或皇帝居住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中秋》诗描绘了明月当空的中秋夜,诗人带着美酒登上金台赏月的美景。在诗人的眼中,世间的琐事似乎都显得渺小,江山美景仿佛都在这诗词之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与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张侃的创作背景如下: 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时值金国势力日益强大,对中原地区构成严重威胁,而南宋朝廷却无力抵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张侃在诗中将个人遭遇融入社会现实,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悲愤。 张侃此时正身居宦海,但壮志未酬。面对国家的危机,他倍感痛心和无奈。在中秋节这个传统的家庭团圆时刻,诗人反其道而行之,抒发了自己身在异乡、与家人离散的孤独之情。同时,他也通过月圆月缺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如梦的哲理,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关切。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末年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