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访程周量
绿槐门外解征鞍,暂听乡音似梦残。别后新诗皆老大,镫前细语几悲欢。人于异地情偏洽,酒到深更力易寒。少小读书怀北阙,此身今已在长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绿色的槐树门外停下了远行的马匹,聆听那久违的家乡口音仿佛还在梦中延续。离别后你的诗篇已变得成熟稳重,而我们曾经那些关于喜悦与悲伤的低声细语还如在耳边。尽管身在异乡,但友情却越发深厚;深夜独饮,倍感寒冷。小时候曾在书本中憧憬着京城,如今我已身处其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都门:指京城。
2. 程周量:明代文人。
3. 绿槐门:绿色槐树的门口,这里代指程周量的住所。
4. 征鞍:远行的马,这里代指远游的行程。
5. 乡音:家乡的语言或声音,这里指程周量的口音。
6. 新诗:刚写的诗。
7. 老大:衰老。
8. 镫前:灯下。
9. 悲欢:欢乐与悲伤。
10. 异乡:外地。
11. 洽:融洽。
12. 深更:深夜。
13. 力易寒:力量容易衰弱。
14. 少小:年少。
15.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后借指帝王所居之处,这里代指朝廷。
16. 长安:中国古都之一,这里指京城。
去完善
赏析
《都门访程周量》是何绛的一首描绘与朋友相聚的诗。首联写诗人离开家门,来到朋友所在的城市,暂且听听家乡的口音,仿佛回到了梦中。颔联则提及离别后彼此的诗歌创作,在灯下交谈的情景中,充满了欢乐与悲伤的情感交织。颈联言身处异乡却倍感亲近,酒后深感心力憔悴。尾联则是表达诗人年少时在北方读书时的理想抱负,如今身在长安,已是现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都门访程周量》是何绛的一首描绘朋友重逢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何绛生活在一个士人阶层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何绛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青年时期,曾经历过战乱,这对他的生活和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康熙年间,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墨客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何绛在这个时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程周量。他们一起探讨诗词艺术,分享人生感悟。
在这首诗中,何绛表达了对与朋友程周量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们追求自由、抒发真情的时代风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何绛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