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行
荆州儿曹不足恃,何物老瞒欺一世。
兵书浪语十三篇,不料乌林出奇计。
隆准云孙驱伏龙,紫髯强援要江东。
戈船植羽蔽寒日,雪浪崩崖惊晚风。
行闲一卒如儿戏,持火绝江人不意。
灰销汉贼终老心,功入乔家少年壻。
君不见华容道旁春草生,魂销不听车马声。
哀猿夜啼霜月冷,空余野燐沙边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荆州的年轻人不可靠,那个老家伙到底在欺骗谁?
兵书里满是空话有十三篇,没想到他在乌林想出了奇招。
高鼻梁的男子驱使着赤兔马,红胡子的强援在江东等候。
战船上的士兵们犹如羽毛遮住了寒冷的太阳,雪白的浪花、崩塌的山崖让人感到晚风的惊悚。
随意行走的一个小卒好像在玩游戏,拿着火把穿过长江让人意想不到。
大火终于熄灭了敌贼的心头之火,而他的功绩却进入了乔家的女婿行列。
你可曾看见过华容道上春天的芳草生长,失去了灵魂的听着车马的声音。
哀伤的猿猴在夜晚哭泣,冰冷的霜月在天上照耀,只留下沙洲边的野鬼磷火闪烁。
去完善
释义
1. 荆州:中国湖北省的别称。这里代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 儿曹:对年轻人的蔑称,这里指荆州地区的年轻人。
3. 老瞒: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的乳名,这里借指曹操。
4. 兵书:古代关于军事策略的书,这里指的是曹操所著的《兵书》。
5. 隆准:高鼻梁,这里指刘备。
6. 紫髯:紫色的胡须,这里指孙权。
7. 伏龙:卧龙,指诸葛亮。
8. 要江东:江东是孙权的统治区域,这里指向孙权求助。
9. 戈船:装备戈的战船,这里指曹操的水军。
10. 植羽:树立羽毛,这里指曹操的水军装备。
11. 寒日:寒冷的太阳,这里指冬天。
12. 雪浪崩崖:形容波涛汹涌的场面。
13. 行闲一卒:行伍之间的士兵。
14. 持火绝江:拿着火把渡过长江。
15. 灰销汉贼:指曹操失败。
16. 乔家少年壻:乔家女婿,这里指周瑜。
17. 华容道:位于今天湖南省北部的古道,这里是曹操败走的地方。
18. 春草生:春天草生长。
19. 魂销:灵魂消散,这里指曹操死去。
20. 哀猿夜啼:形容夜晚猿猴哀嚎。
21. 霜月冷:冰冷的霜月和月亮。
22. 野燐:鬼火,这里指磷火。
23. 沙边明:沙子边的磷火。
去完善
赏析
《乌林行》是马子严的传世之作,这首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反思。全词雄浑豪放,气象恢弘,展现了马子严作为一代文学家的独特风采。
词的开篇,作者便直指荆州儿的不可靠,暗示了曹操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接着,词人以“兵书浪语十三篇”来形容曹操的军事谋略,以“乌林出奇计”来揭示赤壁之战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的词句中,作者描绘了战争的场景:“隆准云孙驱伏龙,紫髯强援要江东。戈船植羽蔽寒日,雪浪崩崖惊晚风。”这里的“隆准云孙”指的是刘备,他驾驭着战船,驱散了水中的伏龙;“紫髯强援”指的是孙权,他在江东布置了大量的兵力。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一副战火纷飞的赤壁战场画面。
而后,词人又以“行闲一卒如儿戏,持火绝江人不意。灰销汉贼终老心,功入乔家少年壻。”来形容周瑜的火攻策略,以及此战对于曹操的影响。这里的“乔家少年壻”指的就是周瑜,他以火攻计策,使得曹操损失惨重,最终心灰意冷地撤退。
最后,词人在结尾处以“君不见华容道旁春草生,魂销不听车马声。哀猿夜啼霜月冷,空余野燐沙边明。”来抒发自己对战争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思。这里,作者通过描绘华容道旁的景象,表达了对于战争中逝去生命的哀思,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乌林行》是宋代诗人马子严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正值北宋灭亡,金兵南下,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诗人以乌林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这个特殊时期,马子严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宋朝的地方官员,但在金兵入侵时,被迫弃职逃难。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痛苦。他辗转各地,目睹了战乱后的惨状,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的作品,《乌林行》便是其中之一。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金兵的不断侵犯,使得原本繁华的江南地区变得满目疮痍。诗人通过描绘乌林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关注到了普通百姓的苦难,希望能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抵抗外敌侵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