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粤途中述·其一
四十年来汗血间,征鞍重度穆陵关。
如今南北多良将,何日天王为赐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们浴血奋战,无数次跨上战马,征战在穆陵关的山川之间。现在,南方和北方都涌现出了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不知什么时候,伟大的君主会为我们颁发胜利的荣誉呢?

去完善
释义
《赴粤途中述·其一》戚继光
四十年来汗血间——注释:这里指代作者四十年的军旅生涯。汗血,意指辛苦劳作。
征鞍重度穆陵关——注释:穆陵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这句诗表示作者在奔赴广东省的旅途中再次经过穆陵关。

去完善
赏析
《赴粤途中述·其一》是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在调任广东总兵官期间所作。全诗描述了作者军旅生涯的艰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首句“四十年来汗血间”,表明作者已年逾四旬,但仍坚持驰骋疆场,为国家尽忠竭力。次句“征鞍重度穆陵关”,表达了作者跋山涉水、奔赴疆场的豪情壮志。第三句“如今南北多良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众多英勇将领的欣慰之情。然而,面对国家的现状和潜在的危机,作者在最后一句提出了疑问:“何日天王为赐环?”期盼天子能早日赐予信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国效力。整体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因谗陷被贬谪广东之际,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赴粤途中述·其一》:
蓟门秋色动轩辕,一枕风寒雨气昏。雁促长途随所向,龙蟠大海得天恩。
功名只道双关马,战伐谁知万里猿。既登张骞楼船阁,定追韩信斩楼兰。
这首诗创作于我国明代晚期,这一时期正是倭寇猖獗、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作为著名将领的戚继光在这一时期不仅承担着国家的军事重任,还身负着保卫民族尊严的使命。他的一生辉煌而充满坎坷,曾两次被朝廷派往沿海抵御倭寇入侵,功勋卓著,但由于宦官嫉妒和朝廷内部的纷争,最终遭排挤,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誓将倭寇彻底驱逐出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