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阻雨
春雨下危墙,烟波正渺茫。
好山当幕府,壮士挽天潢。
鸟立林边石,人归海上航。
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雨水洒在岌岌可危的墙壁上,烟雾弥漫在水面上,显得无比辽阔。美丽的山峰作为我们的帷幕和住所,英勇的战士操控着天河。鸟儿站在树林边的石头上,人们踏上返回海上的航行。我们这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为了理想不惜牺牲青春。

去完善
释义
1. 春雨下危墙:春雨从高高的城墙落下。
2. 烟波正渺茫:形容水面上烟雾弥漫,景象朦胧。
3. 好山当幕府:美丽的山景像一顶幕布,遮盖了四周的景象。
4. 壮士挽天潢:勇敢的士兵们拉住江边的芦苇。天潢,指江边的植物。
5. 鸟立林边石:鸟儿站在树林边的石头上。
6. 人归海上航:人们乘船返回家园。
7. 驱驰还我辈:驱马疾行,回到我们这一代人中来。
8. 不惜鬓毛苍:不担心头发变得花白。形容英雄老矣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船厂阻雨》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一首描绘海景的诗歌。诗人以“春雨”、“危墙”、“烟波”等词勾勒出一幅苍茫的雨景图,使得整首诗的基调显得庄重而深沉。接着,诗中以“好山”、“壮士”、“挽天潢”等词表现出将士们的壮志豪情,突显出军人的英勇与豪迈。此外,诗中还通过“鸟立林边石,人归海上航”等诗句展现出海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景象。最后,诗人以“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的诗句勉励自己和将士们要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拼搏不息。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戚继光的军人气质和爱国情怀,堪称一首展现军人风貌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船厂阻雨》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诗人戚继光在嘉靖年间所作。此时正值明朝中叶,朝政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犯边,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戚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戍守边疆,担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他在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期间,组织训练了著名的“戚家军”,并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进行了多次对倭作战,取得了显著的战果,为维护国家安宁和民族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党派之争,使得他的忠诚和努力受到质疑和排挤,甚至遭受牢狱之灾。在船厂阻雨的这一天,他怀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写下了这首抒发胸臆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