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偶成·其一
燕越烽烟二十春,一朝病集未闲身。
忽来窗外黄梅雨,又送新愁到耳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赵边境烽火连天已有二十载春秋,突然病倒身不由己无法置身事外。
窗外忽然降下黄梅细雨,犹如新添忧愁纷纷攘扰双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燕越:这里指中国的北部和南部地区。
2. 烽烟:战争的烽火和硝烟,这里代指战争。
3. 二十春:指历时二十年的战争。
4. 一朝病集:突然患病。
5. 未闲身:不能安心修养身体。
6. 黄梅雨:指初夏时节连续阴雨的天气。
7. 新愁:指新的忧虑和烦恼。
8. 耳频:频繁地听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身患重病却仍心系国家安危的心情。首句“燕越烽烟二十春”描绘了北方边境战事持续不断的状态,凸显了诗人的忧虑和关注。紧接着的“一朝病集未闲身”传达出作者在病中仍然挂念国家大事,展现出诗人强烈的责任感。
“忽来窗外黄梅雨,又送新愁到耳频”两句则表现了病中的诗人面对窗外的黄梅雨声,心中愈发忧愁,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使他难以平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偶成·其一》戚继光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担任蓟门总兵官,负责京城的防务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戚继光在戍边生涯中屡建战功,但在个人生活中却颇受病痛折磨。这一阶段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倭寇之患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安全和民生。戚继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既有国家安危的忧虑,也有自身病痛的困扰,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的深沉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