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馆
酒散寒江月,空斋夜宿时。
风如万里斗,人似一鸡栖。
生事甘吾拙,流年任物移。
边愁频入眼,俯仰愧心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酒后在寒冷的江边赏月,空旷的房间里过夜。
风吹拂着就像一场万里的战斗,人们都像一只栖息的鸡。
生活中的事情愿意让我感到笨拙,岁月的流逝任凭事物的改变。
边境的忧愁频繁地映入眼帘,让人在瞬间感到羞愧和遗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客馆:指旅馆、宾馆。
2. 寒江月:形容秋天的月亮,表示寒气渐浓的季节。
3. 空斋:指房间里没有其他人和物,只有一个人居住。
4. 斗:指北斗七星,这里形容风很大。
5. 一鸡栖:指一个人住在狭小的地方。
6. 生事:指生活中的事情。
7. 甘吾拙:甘愿过简单的生活。
8. 流年:指时光流逝。
9. 物移:指事物的变化。
10. 边愁:指边疆的忧愁,这里可能指的是战争带来的忧虑。
11. 俯仰:形容时间很短,很快。
12. 心期:指期望、期待。

去完善
赏析
《客馆》是明朝将领戚继光的一首描绘旅人心情的诗歌。首联“酒散寒江月,空斋夜宿时”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通过寒江月、空斋等意象,传递出孤独、冷清之感。颔联“风如万里斗,人似一鸡栖”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困顿,人与自然的对比凸显出人的渺小和无助。颈联“生事甘吾拙,流年任物移”中,诗人表明了自己对困苦生活的坦然面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尾联“边愁频入眼,俯仰愧心期”则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忧虑紧密相连,表达出诗人在忧虑国家命运的同时,也对自身未能尽忠职守而感到愧疚。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军人诗人的独特气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馆》是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在戍边期间创作的古诗词。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约公元1540年至1566年)。这个时期,戚继光正担任浙江参将一职,负责防御倭寇的侵扰。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边疆生活经验,以及面对战争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的体验。
当时正值明世宗在位,由于内部政治腐败和外患严重,社会矛盾激化。而日本国内的战乱,使大量武士和浪人流入中国沿海一带,勾结部分无赖渔民,掠夺财物,屠杀百姓,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抵抗这些倭寇,明朝政府开始选拔优秀将领,修筑城墙,加强了海防的建设。因此,戚继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