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书

标题包含
寄书
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 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父职,...查看更多
LaV
去完善

译文
把信寄给知己朋友,却无法得知他们的情况。男子汉要有一颗坚定的意志,时刻不忘报答君王的心意。
LaV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书:将书信寄给远方的亲友。 2. 知己:了解并理解自己的人。 3. 不解:无法理解。 4. 作家音:指远方亲友的近况信息。 5. 男儿:指男子汉大丈夫。 6. 铁石志:坚定的意志品质。 7. 总:一直,始终。 8. 报君:为国家效力,尽忠报国。
LaV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此诗以“寄书”为题,表达了诗人与知己之间的深深情谊。首句“寄书向知己”传达出作者渴望与知己沟通交流的愿望,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友情的珍视。次句“不解作家音”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没有得到知己的回应,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期待。接下来的两句“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将以赤诚之心报答君主和国家。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张力,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LaV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书》是明代著名将领、文学家戚继光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之间。这段时间里,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但同时也因为官场斗争和政敌陷害而遭受挫折。 戚继光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之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亲人们了解自己的心声,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LaV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