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何处舟横秋水中,道人家在五湖东。黄庭诵罢柴扉启,一片飞云护药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哪里的河上有一艘小船漂浮着,而在这座五岛湖的东边住着一位智者。他朗读完了《黄帝内经》之后打开了小屋的门,然后一片流动的白云飘过来守护他的药草篮子。

去完善
释义
1. 舟横秋水:指船在水面上自由浮动,意象为悠哉的隐士生活。
2. 五湖:指的是中国古代五大淡水湖,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此处借指隐居之地。
3. 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代表的是道士们研习的内容。
4.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易门,体现的是朴素的生活状态。
5. 飞云:在空中飘动的云彩,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美景。
6. 药笼:古人存放草药的器具,也寓指医药之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山居》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隐居生活画面。诗人以“何处舟横秋水中”起笔,通过巧妙地运用“何处”一词,使得读者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引导读者跟随诗人的视角去探寻这位神秘的“道人家”。紧接着的“道人家在五湖东”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一位隐居于世的道人。
接下来的诗句“黄庭诵罢柴扉启”向我们展示了这位道人在完成诵读《黄庭经》这一道教经典后,打开自己的家门,迎接新的一天。这里的“黄庭诵罢”表达了道人对信仰的虔诚和专注,而“柴扉启”则体现了道人生活的简朴与真实。
最后一句“一片飞云护药笼”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神奇景观,寓意着天地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氛围。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道人在隐居生活中还具备医药知识,以此表达了对这位神秘人物智慧与能力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是明代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戚继光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此时正值倭寇肆虐沿海地区,国家战乱频繁的时期。
在这首诗中,戚继光表达了他厌倦战争、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愿望。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与世无争的平静时光。这种渴望和平、宁静的心态,既反映了诗人个人在戎马生涯后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