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树

标题包含
雪树
丛林凝雪时,琼花耀长路。忽忽来羲和,依然见枯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父职,...查看更多
Ivy苏
去完善

译文
当丛林中的白雪凝固,晶莹如琼花般照亮了长长的道路。然而太阳匆匆赶来,眼前的依然是光秃秃的树干。
Ivy苏
去完善
释义
丛林:指茂密的树林。 凝雪:形容积雪深厚的样子。 琼花:比喻美丽的雪花。 长路:指漫长的道路。 忽忽:快速的样子。 羲和:太阳的别称。 依然:仍然;依旧。 枯树:失去生机的树木。
Ivy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变换之美。前两句“丛林凝雪时,琼花耀长路”通过“凝雪”、“琼花”等词语展现了冰雪覆盖下的树林与道路的壮观景象。随后三句“忽忽来羲和,依然见枯树。”则描绘了太阳出来后,积雪逐渐融化,露出原本的树木的景象。全诗展现了从雪景到日出时的自然变化,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独特感受。
Ivy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树》这首诗出自明朝著名将领、军事家戚继光之手。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588年左右,即明朝嘉靖年间。在这时期,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十分严重,戚继光因抗击倭寇,屡次立下赫赫战功而成为一代名将。 戚继光的个人经历与明代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却从小就胸怀大志,勤奋学习。长大后进入军界,更是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屡次率领官兵出生入死,最后成功平定倭寇,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 此诗《雪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雪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大众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期盼。
Ivy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