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己已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

标题包含
己已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
试看腊向天涯尽,独有边愁恋二毛。 列塞云连青海色,双弧春隐赤鱼韬。 晨炊烟断家谋拙,旅病魂惊国事劳。 西望蓟门通御气,孤臣不惜敝征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父职,...查看更多
EMILY-R
去完善

译文
寒冬将近岁末终,两鬓斑白独惆怅。 边疆防线如青色云海,弓箭藏于红色鱼鳞袋。 破晓炊烟袅绕,生活艰辛;旅途生病忧心忡忡,国家事繁冗多劳。 仰望蓟门之地,王气环绕;身为孤臣,愿为国家捐躯而自豪。
EMILY-R
去完善
释义
试看腊向天涯尽,独有边愁恋二毛:腊,指腊月;天涯,天边,此处可理解为遥远的地方;二毛,即头发花白的人,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列塞云连青海色,双弧春隐赤鱼韬:列塞,排列的边塞;青海,古代湖名,今已经干涸,位于中国青海省;双弧,古代弓箭;赤鱼韬,一种红色的箭袋。 晨炊烟断家谋拙,旅病魂惊国事劳:晨炊,早晨的炊烟;家谋,家庭生活安排;旅病,旅途中患病;国事,国家事务。 西望蓟门通御气,孤臣不惜敝征袍:蓟门,古代关隘名称,位于河北省北部;御气,皇帝的气象或威势;孤臣,孤立无援的大臣;敝征袍,破旧的战袍。
EMILY-R
去完善
赏析
《己已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戚继光的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在除夕这个特殊日子里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以“独有边愁恋二毛”起笔,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华老去,但边关的忧虑仍然如影随形。接着用“列塞云连青海色,双弧春隐赤鱼韬”描绘了边境的辽阔景象和军人的英勇形象。 接下来诗人以“晨炊烟断家谋拙,旅病魂惊国事劳”直陈自己在除夕这天由于缺乏薪柴而无法生火做饭的困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最后,诗人以“西望蓟门通御气,孤臣不惜敝征袍”表达自己愿意为国家竭尽忠诚的决心。这首诗将个人的困苦境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EMILY-R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嘉靖己未年(1559),正值除夕,抗倭名将、诗人戚继光在军中度过了一个艰难的除夕之夜。这一年,他因功被任命为参将,统帅浙闽沿海的军队,对抗倭寇。然而,由于军中物资短缺,连基本的薪柴都难以保证,使得这个本应阖家团圆的节日充满了苦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戚继光挥笔写下了这首《己巳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以表达他的感慨和对家国山河的忧虑。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体现了戚继光在明嘉靖时期复杂严峻的时代背景下,不仅要面对倭寇的侵扰,还要忍受军中物资匮乏之苦。正是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家国情怀,使戚继光成为一代名将,为后世所敬仰。
EMILY-R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