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放舟蓬莱阁下

标题包含
放舟蓬莱阁下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父职,...查看更多
朱小麦_00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不断地回顾那段美好的时光,感叹山川的美好与宁静。波澜壮阔的江河载着我在广阔的天地间漂浮前行,而美丽的山峰则如同画卷中般矗立在我的眼前。岁月匆匆催人老,但是世界依然对我宽容,让我得以停留。如今,我又开始回忆起家乡的那段美好时光,仿佛那片云朵,悠然自得地在天际间遨游。
朱小麦_00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放舟:开船、乘船游览。 2. 蓬莱阁: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的著名古建筑,以传说中神秘的仙境“蓬莱”命名。 3. 续旧游:继续旧日的游览。 4. 无语:沉默不语。 5.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或空间遥远。 6. 沧波:波浪翻滚的海浪。 7. 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 8. 浮轻舸:驾驶小船在水上漂浮。 9. 紫石:紫色的石头。 10. 崚嶒:形容山势高峻。 11.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 12. 日月:太阳和月亮,指时间的流逝。 13. 双鬓改:两鬓的头发变白了。 14. 乾坤:天地,象征整个宇宙。 15. 尚许:允许、容许。 16. 从今:从现在起。 17. 乡关梦:思念故乡的梦。 18. 一片云: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朱小麦_00
去完善
赏析
《放舟蓬莱阁下》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故地重游时所见所思的诗。诗中,戚继光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的感慨。首联“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描述了作者多年来再次来到故地,感叹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颔联“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出画楼”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浩渺的水面上漂浮着船只,嶙峋的紫色山石映衬着画楼,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颈联“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尾联“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寓意作者将重新追寻故乡的梦,飘渺的云朵象征着他的期望与梦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岁月及故乡等普遍主题的深度剖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朱小麦_0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放舟蓬莱阁下》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任职山东文登营期间所作。此诗描述了戚继光在与倭寇作战之余,于蓬莱阁下放舟游览的场景。诗中以"烽火照高台"、"海天极目望无涯"等词句展现出戚继光对战乱时期海疆的忧虑和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从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应该是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左右,这个时期正是明朝与倭寇战事最为激烈的阶段。诗人身在军中,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明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戚继光身为一位将领,既要对付外患,又要面对内部的种种压力。他在任期间,整顿军队、改革军事制度,为抗击倭寇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朝政的腐朽,他的许多功绩并未得到公正的认可。这或许也是他在诗中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心声的原因之一。
朱小麦_0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