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凯歌

标题包含
凯歌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父职,...查看更多
dpuser_77859264136
去完善

译文
众多人心一致, 足以撼动泰山, 因为忠诚和正义之气直冲星空。指挥官对待我们如同父母一般, 我们不敢违反军法。命令明确且奖罚分明, 面对危难我们也勇往直前,不敢拖延。既能上报天子又能拯救百姓, 杀死所有敌人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dpuser_77859264136
去完善
释义
太山:泰山。古以泰山为五岳之首,常用来象征重大、崇高的事物。 斗牛:北斗星和牵牛星。这里指代天空。 黔首:古代对百姓的称谓。
dpuser_77859264136
去完善
赏析
《凯歌》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一首战歌,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军人形象。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在战争中,将士们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第一句“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表现了军队众志成城的决心和力量,犹如能撼动大山的气势。第二句“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强调忠诚和正义的气概,如同斗牛般的英勇无畏。接下来的两句“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表达了对主将深深的尊敬和敬爱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军队的严明纪律。 紧接着的“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则表明了军队严格的命令制度和公平的奖惩制度,使战士们面对困难时能够一往无前,毫无退缩。最后两句“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展现了将士们为国家和人民而战的坚定信念,为了胜利,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总之,整首诗歌以激昂的笔调,展现了一副生动壮烈的战斗场面,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必胜信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勇敢无畏、忠诚坚毅的军人形象。
dpuser_7785926413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扰攘中原,江山失色。时年年轻武勇的戚继光受命征伐倭寇,他带着一身的豪情壮志,告别家乡山东,踏上了漫长的战场征途。 这期间,他曾看见人民遭受战乱之苦,目睹了明军的贪生怕死和贪污腐败,感到了肩上的重担和责任。于是,他开始整顿军纪,训练新军,一心为民众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在那段时期,戚继光结识了一位姓陈的姑娘,两人志趣相投,互生情愫。然而,国家正处危难之际,戚继光未能儿女情长,二人遂约定待驱逐倭寇后再共结连理。最后,在戚继光的带领下,大明军队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凯歌高唱,国泰民安。
dpuser_7785926413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