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饮孙协镇葡萄园忆北平傅陈二使君
不见浮槎博望侯,相看苍干已成虬。
珠龙当日俦能致,射海何年迹并收?
云拥北平淹使节,梦遥南国下鲸流。
累累架底容吾醉,为有诸君尽虎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在我来为大家展示这一首诗的优雅现代白话文翻译:
未见遥远星际中的航海英雄,只见古老的树干已经成长为盘根错节的参天大树。
那些珍贵的宝藏与友人一同带来,又在岁月中收藏了哪些故事呢?
如云般的困扰淹没了来自北平的使者,遥远的南方却在梦境中延伸成一片深海。
让我们痛饮这累累硕果,因为有你们这些像虎头一样勇猛的朋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浮槎:即浮槎山,位于安徽滁州,傅游艺的故乡。
2. 博望侯:西汉将军张骞,封博望侯。这里借指傅游艺。
3. 苍干:老树的枝干。
4. 虬:龙的一种,此处比喻葡萄藤。
5. 珠龙:指珍珠和龙,喻指珍贵之物。
6. 射海:原意是向东射的海,这里代指北京的河流。
7. 北平:今天的北京一带。
8. 使节:使者所持的符节,代表朝廷。这里指傅、陈两位使者。
9. 南国:泛指我国南方地区。
10. 鲸流:鲸鱼游动的海洋。这里指代大海。
11. 架底:葡萄架上。
12. 虎头:一种有名的葡萄酒,亦泛指美酒。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不见”的怀想与“相看”的现实,写出了诗人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前两句以自然界的变化引出人物的逝去,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结合起来。第三、四句则以典故中的情境为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的笔触开始转向现实,通过对北平风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宏大的氛围。最后两句则以酒为主题,暗示诗人借酒抒发思念之情的同时,也为自己的释怀找到了一个出口。整体来看,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彰显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饮孙协镇葡萄园忆北平傅陈二使君》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那个时候,戚继光正处于中年时期,他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军事将领。然而,尽管他在军事上的成就斐然,但在政治上却遭遇了不少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不得不离开军队,回到家乡山东蓬莱休养。
在这段时间里,戚继光结识了孙协镇,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一次孙协镇的邀请下,戚继光来到了他的葡萄园。在那里,他们共同品尝着美味的葡萄,回忆起了当年在北平与傅、陈两位使君共度的美好时光。这种温馨的氛围,让戚继光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秋日饮孙协镇葡萄园忆北平傅陈二使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