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谣(寿丘郎七月二十四日)
河南灵地,信从生俊杰,皆由天佑。见说簪缨称世袭,复是青毡还旧。学海渊源,笔端锋镝,未逊谁居右。使台暂赞,直须黄阁环召。
欣过初度良辰,中元节过,九日方称寿。好看莱衣□舞处,尽羡一门三秀。名过河东,迭居宰职,复见韦平胄。祝君遐算,南山松柏长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河南这块风水宝地,确实能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这都是得益于老天的保佑。听闻当地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家族的荣耀不断延续。他们的学识渊博,文笔流畅,毫不逊色于其他家族。担任地方长官时的优秀表现,让朝廷对他们刮目相看,很快就会被召回京城担任要职。
这位杰出的领袖,刚刚度过了他重要的生日,节日的余庆尚存,接下来的九天都是庆祝他的寿辰。看着他的孩子们手捧彩衣载歌载舞,真是令人羡慕这个家庭中的三位精英。他们声名远播,历任宰相之职,更彰显了家族的光辉历史。祝愿他长寿无疆,就像那南山的松柏一样永恒茂盛。
去完善
释义
1. 河南:这里指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
2. 灵地:指具有灵气的地方,多指风水宝地。
3. 信从:确实,确实如此。
4. 生俊杰:出生的英雄豪杰。
5. 天佑:天助,指受到上天的帮助和支持。
6. 簪缨:簪子和缨子,这里代指贵族或官员。
7. 青毡:指世代相传的官职。
8. 学海:知识海洋,比喻学问渊博。
9. 笔端锋镝:形容文笔犀利。
10. 使台:古代派出的使者,这里指担任使者职务的人。
11. 黄阁:唐代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代指宰相职位。
12. 环召:循环召唤,这里指频繁被提拔。
13.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有祭祀祖先的习俗。
14. 莱衣:原指孝子为父母所制之衣,这里指孝子。
15. 三秀:指兄弟三人都在朝廷任职。
16. 河东:山西永济古称河东,这里指河东书院,以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而著名。
17. 宰职:朝廷重臣的职位。
18. 韦平胄:韦贤和平当,汉代的名门望族,这里代指显赫家族。
19. 遐算:长寿。
20. 南山:指南山山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
21.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用于象征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百字谣(寿丘郎七月二十四日)》是一首表达祝愿和赞美之情的词作。开篇以“河南灵地”起笔,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与文化蕴藏的丰富性。接着述说优秀人才的出现离不开上天的眷顾与家族的传承。而后又以生动的描绘表现主角丘郎学识渊博、文采出众,无人能及,他身为使者协助治理一方,定会成为国家栋梁,官至高位。
接下来,作者在描述寿星诞生的美好时光时,引用了古代典故如“莱衣起舞”和“一门三秀”来表达对家族繁荣和子孙繁衍的美好愿望。之后又颂扬了丘郎的才学和德能,以及他的家族传承和文化底蕴。最后则通过祈求南山松柏永远繁茂的意象,表达了作者衷心祝愿寿星健康长寿的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百字谣》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方岳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54年。方岳生活在宋理宗时期,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和期望和平的情绪。
在这一年里,方岳因为科举失利,人生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这使得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对社会的关注也更加敏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百字谣》,用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末年,金兵南下,朝廷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岳作为一个文人,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但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希望。这首《百字谣》就是他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