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怀
纷纷于我未忘情,疏懒多应舍怨憎。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纷纷:形容思绪纷杂。这里指求学者众多,反映了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
2. 疏懒:指的是懒散,不愿意积极做事。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内心情感与态度。
3. 师柳惠:这里的“柳惠”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柳下惠,以贤达著称,他以善于调和人际关系而著名。作者在这里将其比作世间的良师益友。
4. 岩下问孙登: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擅长琴艺,此处用孙登代指隐居之人,岩下即山岩之下,暗含了归隐之意。这句话是说即使有好的老师指导,也不一定非要像孙登那样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个人情感、世俗生活与修行境界的思考。
首句“纷纷于我未忘情”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纷扰的尘世中,但始终保持着一颗真挚的感情之心。次句“疏懒多应舍怨憎”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和矛盾时,能够以宽宏的心态去处理,舍弃怨恨的情绪。
接下来两句,“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柳惠”指战国时期的著名儒者柳下惠,他既在政坛上有所作为,又能在民间广结善缘,此处的“师”字寓意着向柳下惠学习如何在社会中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孙登”则是隐逸的高士,诗人认为不应像孙登那样逃避现实,而是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勉怀》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7年左右,正值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杨时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早年就考取了进士,曾任官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回乡,专心于学问和教育。他在家乡创办了道南书院,培养了许多学子,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然而,他的家乡在当时正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杨时以他的智慧和才情,写下了这首《勉怀》。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以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鼓励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