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标题包含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 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 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 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 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 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棠,字文化,号竹隐,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玄宗至德宗时期(756-805年)。 许棠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在唐代文人中,许棠以其质朴的诗风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二十二三载,游历秦国,滞留燕地。徒然陪伴贤能之士,深感此生之苦。小径曲折,啼猿环绕树木;岩壁荒芜,清泉映月喷涌。曾在东堂接受推荐,满头白发仍志向坚定。漂泊不定,生活迷茫,终身忧虑遥远道路,老去方知何为正道。初见红叶飘落,又闻黄莺啼鸣。若非跟随大旗前行,谁能为我短暂扶持?孩童时期就已饱尝艰辛,未曾见识杏园的春意盎然。虚度时光,终成不遇之人。家乡路程漫长,旅梦也担忧贫困。天地虽大,难以寄托身心。春试久久无法参加,秋赋又逢暂停。选拔人才仿佛永无定数,感伤时局心中不安。仍在追寻秦国之梦,楚地的边陲影子随行。此次离去,虽然吟诗痛苦,但还有谁会愿意倾听呢?孤身之时,四顾皆塞;求取功名,愈发艰难。多次离别故地,长安之路却遥不可及。越鸟啼春早早到来,蛮花伴随雨水带来寒冷。深情感恩于乡里关照,尚未告别已泪水阑干。
去完善
释义
1. 二十二三年:即作者离家宦游的二十二年到第三十三年。 2. 游秦复滞燕:在秦国和燕国之间不断往返。秦,指今陕西一带;燕,这里指北京一带。 3. 群彦:众多有才能的人。 4. 径折:山路曲折。 5. 啼猿树:表达思乡情感的树木。 6. 喷月泉:从山岩中涌出的泉水。 7. 东堂:汉代太学东边的大堂。 8. 垂白:白发下垂,形容年老。 9. 淅沥:形容雨声。 10. 栖栖:形容不安定、忧愁的样子。 11. 红叶落:秋天的景色。 12. 黄鸟啼:春天的景色。 13. 大旆:军中大旗,这里代指统帅。 14. 谩倚:随意靠着。 15. 无为日:无所作为的日子。 16. 未识杏园春:没有领略过科举及第的喜悦。杏园,唐代举子及第后宴游的地方。 17. 旅梦:在外乡度过的夜晚。 18. 春闱:科举考试。 19. 秋赋:秋天举行的科举考试。 20. 选士:选拔人才。 21. 秦城:秦国都城,这里泛指北方城市。 22. 楚徼:楚国边界,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23. 独立:独自站立,这里表示孤独。 24. 全塞:完全阻塞,无法前行。 25. 分合:分离和合在一起。 26. 越鸟:生活在南方的鸟类。 27. 蛮花:指南方的花卉。 28. 春早:春天来得早。 29. 雨寒:春雨带来的寒冷。 30. 丘门:家园之门。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许棠献予江西李常侍的五首诗之一。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描绘了游历、科考等生活场景,传达了诗人遭受挫折、无奈、惆怅等复杂情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组诗。这组诗创作于唐朝末年,许棠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期。在诗歌中,许棠倾诉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李常侍的敬仰之情。 许棠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在那个时代,文人往往难以实现抱负,只能在官场沉浮。许棠也未能幸免,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对现实感到愤懑和无奈,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当权,民间疾苦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棠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他渴望能够有一位贤明的官员来改变现状,挽救国家命运。因此,当他得知李常侍上任江西时,便创作了这组诗歌,希望自己的心声能够得到重视。 在这组诗中,许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他以竹为喻,表示自己坚韧不屈的品质;以江水流淌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出自己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李常侍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