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望

标题包含
晚望
望尽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 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 寒雁不来秋似水,故园何处草如云。 高怀久为凭阑尽,更遣西风化白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窗前眺望向远方的西南地区,那一线光亮显得格外明亮;四周荒凉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微醺的气氛。一缕缕青烟在空中飘荡,行人们仿佛看到了白骨一般的老去;曲折的小路上长满了苦竹和黄芦,给行人带来了困扰。大雁已经远去,秋天仿佛变成了水一样平静;故乡在何处呢?那里的草地就像天空中的云一样广袤无垠。我的胸怀久已为这美丽景象所吸引,以至于靠在栏杆上痴痴地看着;更让人感动的是西风吹起了白色的柳絮,仿佛是天上的精灵降临凡尘。
去完善
释义
1. 西南:指代诗人所在的方位,中国的西南部地区。 2. 荒郊野色:形容荒芜的野外景色。 3. 微醺:微小的醉意。这里是指诗人在观看风景时感觉像喝醉了似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投入。 4. 青烟白骨: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面。青烟是燃烧战火的烟雾,白骨是战争死者的遗骸。 5. 苦竹黄芦:描述荒野中的植物。苦竹是一种竹子,黄芦是芦苇的一种。 6. 细路分:小路被分开,表示道路的分支繁多。 7. 寒雁:秋天的雁群。 8. 故园:故乡。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9. 高怀:高尚的情怀。 10. 凭阑:倚靠在栏杆上。 11. 西风:从西方刮来的风,常常代表秋天。 12. 化白纷:化为白色的霜雪。
去完善
赏析
《晚望》是清代诗人王梦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晚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望尽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西南方的一抹明亮,给人以希望之感,而周围的荒凉景色则让人陷入微醺的状态。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颔联“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通过描绘路上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思绪。烟雾缭绕中的白骨、辛苦劳作的老者、竹子与芦苇交织的道路,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卷。 颈联“寒雁不来秋似水,故园何处草如云”,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寒冷的秋天,大雁没有归来,故乡的草地似乎也被云朵覆盖。这两句诗充满了惆怅之情。 尾联“高怀久为凭阑尽,更遣西风化白纷”,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渴望登高望远,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西风带来了白色的纷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望》是唐代诗人王梦应在他漂泊江湖时期创作的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8年至762年之间,这是唐朝安史之乱后期,也是王梦应人生较为困顿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原大地遭受战火摧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梦应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他游历四方,目睹了战争的惨烈景象和人民的不幸遭遇。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悲苦。 在这首诗中,王梦应以描绘黄昏景象开篇,以表达对战乱和不幸的忧虑。他以悠扬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凄美的晚望图景,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