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疏影

标题包含
疏影
瞢腾晓被,听堕冰屋角,晴哢仍未。 土湿烟生,庭掩寒青,障泥懒为春试。 东风旧与花飞去,料记得、年年沙际。 忍落梅、万点苔根,化作一窗离思。 犹忆蔫红稚绿,断桥雪未扫,天近春易。 老对荒寒,事旧人新,雁后不成情味。 人间解有花如海,待一片、不教随水。 但玉香、酥影玲珑,逐日暖红云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矇眬的清晨中醒来,听到冰落的声音,阳光明媚。 大地湿润,烟雾弥漫,庭院里的寒冷渐渐消失,马儿还不想尝试春天的泥土。 过去的东风总是伴随着花朵的纷飞,我想它也记得每年的沙地边缘。 忍住那落满梅花的万点苔根,化作一窗离愁别绪。 还记得那些嫩红的梅花和绿色的新叶吗?断桥上的白雪还未清扫,春天就近在眼前。 面对荒凉和寒冷,往事历历在目,新的事务层出不穷,大雁之后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花儿像是海洋一样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一片花瓣都会随波逐流。 只是玉般的花香,酥油般的影子如此玲珑可爱,每天都在温暖的红云中徐徐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瞢腾:昏迷的意思,这里指黎明时分。 2. 晓被:早晨的阳光。 3. 堕冰屋角:冰融化的声音在屋檐下回响。 4. 晴哢:指清晨的鸟鸣声。 5. 土湿烟生:湿润的土地上烟雾缭绕。 6. 庭掩寒青:庭院里花草树木的嫩芽呈现出一片青色。 7. 障泥:一种用于马匹防泥土溅到的器具。 8. 懒为春试:意为懒得去做春天的准备活动。 9. 东风旧与花飞去:每年春天东风起时,花朵都会随风飘落。 10. 沙际:沙滩的边缘。 11. 落梅:梅花凋谢。 12. 万点苔根:满地绿苔的根基。 13. 犹忆蔫红稚绿:回忆起枯萎的花朵和嫩绿的枝叶。 14. 断桥雪未扫:断桥上的雪还未被清扫。 15. 天近春易:靠近春天的时候天气回暖。 16. 老对荒寒:面对荒芜寒冷的景象。 17. 事旧人新:事情还是旧的,但人已不再是过去的人。 18. 雁后不成情味:大雁南飞之后,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 19. 人间解有花如海:人间知道有那么多的花像大海一样美丽。 20. 不教随水:不让花瓣随水流走。 21. 但玉香、酥影玲珑:仅让玉花香弥漫在空中,酥影即花瓣的倒影,玲珑形容细致之美。 22. 逐日暖红云里:逐渐在温暖的红色云朵中绽放。
去完善
赏析
《疏影》一词,以“瞢腾晓被”起句,直接描绘了清晨时分作者半睡半醒的情景。接下来,通过描述“堕冰屋角,晴哢仍未”的景象,呈现出冬末春初时分的寒冷氛围。接着,作者用“土湿烟生,庭掩寒青”等词句,细致地刻画了寒冬景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障泥懒为春试”,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在词的下阕中,作者通过“东风旧与花飞去,料记得、年年沙际”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的“忍落梅、万点苔根,化作一窗离思”,更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为丰满。 此外,作者还巧妙地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如“犹忆蔫红稚绿,断桥雪未扫,天近春易”等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传达出作者心中的感伤之情。同时,作者还在词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如“人间解有花如海,待一片、不教随水”等句,展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疏影》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冬末春初的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个人情感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疏影》是南宋诗人王梦应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歌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至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后期,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诗人身处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深感忧虑和痛心。 在诗人王梦应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成功。这使他深感无奈和失望。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疏影》。 《疏影》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虽处困境但仍坚守信念的坚定意志。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