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诗魔

标题包含
诗魔
禅心喧挠被诗魔,月冷风清奈尔何。 一夜欲降降不得,纷纷徒属更来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圆,俗名李升,字子实,号中峰,又号幻住道人。他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生卒年约为公元1236年至1308年。 释智圆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成年后,他进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就像是被扰动的禅心和魔鬼般的诗篇欲望,在寒冷的月光和清风中苦苦挣扎。 诗人试图让这些思绪平息下来,但它们无法得到控制,使得诗人感到心烦意乱。于是,他整夜都陷入这种情绪中,不能自拔,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仿佛有更多的想法涌入他的脑海,让他更加痛苦。
去完善
释义
1. 禅心:佛教术语,指清心寡欲的心境。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智圆的心情。 2. 喧挠:喧嚣烦恼。 3. 诗魔:诗人比喻创作时困扰自己的问题或灵感。 4. 月冷风清:形容夜晚静谧、清新的环境。 5. 奈尔何:怎么办呢,表示无奈的情绪。 6. 一夜欲降降不得:描述诗人尝试平息诗魔却无法成功的过程。 7. 纷纷徒属更来多:形容诗魔纷至沓来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诗魔》是宋朝释智圆的一首颇具特色的诗词作品。诗人以"诗魔"为题目,意在揭示诗歌创作中面临的一种困扰和挣扎,即诗人内心世界的纷扰与外在自然环境的静寂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诗歌表现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月亮、清风等自然意象,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这种矛盾与冲突生动地呈现出来。 首句“禅心喧挠被诗魔”中的“禅心”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静思冥想的心境,而“喧挠”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嘈杂与不宁。这里的“诗魔”,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其一种神秘的力量,表现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所承受的压力与束缚。 次句“月冷风清奈尔何”,诗人将月光的清冷和风的寂静作为外部环境,以衬托出自己内心的纷扰不安。这句进一步增强了诗人与外部环境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两句“一夜欲降降不得,纷纷徒属更来多”,诗人通过夜晚的时间背景和试图抑制内心的纷扰却无法实现的困境,表达了无法摆脱“诗魔”困扰的无奈之情。“纷纷徒属更来多”则揭示了困扰越来越多地干扰诗人内心的状况。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诗人因诗歌创作而困扰的心灵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魔》是北宋诗人释智圆的佳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6年前后,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时局动荡不安。释智圆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仰和对诗歌的热爱。 在释智圆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战争频发。这使得他在诗作中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然而,尽管身处困境,释智圆并没有放弃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相反,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用笔墨抒发内心的感慨。 《诗魔》这首诗便是释智圆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诗魔”这一形象来比喻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痴迷。诗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他也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诗魔》这首诗歌体现了释智圆在面对困境时,坚持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