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县作
铜官南部号无事,烟火萧条数百家。
令尹印章希搭纸,里胥邦赋半催茶。
山稠别限番君国,潦暗疑通海客槎。
石磴落当萧寺面,怜渠清绝好生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铜官:古县名,这里指代建德县的南部地区。
2. 烟火:指生活气息或居民聚居地。
3. 萧条:形容人口稀少、冷清的样子。
4. 令尹:古代官职,主管地方政务的官员。
5. 印章:指公章,代表官方权力的标志。
6. 希搭纸:古代用公文通知的方式。
7. 里胥:古代的地方小吏,负责管理乡里事务。
8. 邦赋:国家的税收。
9. 催茶:督促茶叶的征收。
10. 山稠:形容山中密林繁茂。
11. 别限:其他界限,这里指山的阻隔。
12. 番君国:指南方边境地区的部落国家。
13. 潦暗:形容雨季时阴暗潮湿的环境。
14. 海客槎:海上的木筏,这里指代船只。
15. 石磴:石制的台阶。
16. 当:对着,朝着。
17. 萧寺:寺庙。
18. 渠:他,这里指代和尚。
19. 清绝:清净到极致。
20. 好生涯:美好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建德县作》描绘了南宋时期铜官地区南部的风景与生活情景。首联描述了这一带生活相对平静,人口较为稀少的情况;颔联则通过令尹与里胥的互动展示了地方官员与百姓的关系以及当时征收赋税的状况;颈联运用想象和比喻表现山水的屏障作用和河流的连接功能,突出了地理环境的特性;尾联则以山中的寺庙为切入点,暗示当地居民虽然生活在较为简陋的环境,但心境超脱、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全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敏锐体验,展现出一幅恬淡宁静的山乡景象,反映了作者对于乡村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建德县作》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刘弇之手,创作于公元1145年左右。当时正值宋室南渡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刘弇生于乱世,但并未因此颓废,而是怀揣着报国之志,游历各地,观察民生。
在这一年,刘弇来到了建德县,看到当地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心生感慨。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实现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抱负。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刘弇的志向并未能如愿以偿,这也为这首诗增添了一丝悲壮的色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