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月冷龙沙,尘轻虎落,今年汉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
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
仗酒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
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寒冷,像龙沙般寂静;尘土轻盈,像老虎落荒。这是今年的开始,汉朝初赐下的美好时光。
新的胡人乐队,聆听着毡幕中的元戎歌声和吹奏音乐。高楼耸立,俯瞰着弯曲的栏杆和红色的装饰,檐角飞翘,翠绿的叶子随风飘动。这里的人们美丽动人,粉嫩的脸上散发着香气,夜晚的寒风轻轻吹拂。
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位词仙,她拥着洁白的云朵,像黄鹤一样与你嬉戏。我站在楼梯上凝望已久,感叹着那茂盛的芳草,覆盖千里。
天涯的味道,只能依靠美酒来消除心中的忧愁,用鲜花来消磨英勇的气概。西山的另一边,傍晚时分,一片秋天的晴朗天空缓缓卷起。
去完善
释义
1. 月冷龙沙:龙沙是黑龙江的别称,这里指代北方的寒冷之地。
2. 尘轻虎落:虎落是指古代边疆的一种防御工事,这里形容边疆的宁静。
3. 今年汉初赐:汉是指汉朝,初赐是指汉朝对边疆的封赏。
4. 新翻胡部曲:胡部曲是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新翻是指新的改编。
5. 听毡幕、元戎歌吹:元戎是指将领,歌吹是指音乐。
6. 层楼高峙:层楼是指高楼,高峙是指高耸。
7. 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栏曲是指栏杆,萦红是指红色装饰,檐牙飞翠是指檐角装饰精美。
8. 人姝丽:人姝是指美女,丽是指美丽。
9. 粉香吹下,夜寒风细:粉香是指女子的香气,夜寒风细是指夜晚的寒风轻轻。
10. 此地:这里指代诗中所描绘的地方。
11. 宜有词仙:词仙是指才华横溢的词人,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12. 拥素云黄鹤:素云和黄鹤都是比喻,素云是指白云,黄鹤是指鹤鸟,这里形容诗人的高洁品质。
13. 与君游戏:与君是指和你,游戏是指娱乐。
14. 玉梯凝望久:玉梯是指高楼,凝望久是指长时间凝视。
15. 叹芳草、萋萋千里:芳草是指春天的花草,萋萋是指茂盛的样子,千里是指辽阔的远方。
16. 天涯情味:天涯是指遥远的地域,情味是指情感。
17. 仗酒清愁,花销英气:仗酒是指依靠美酒,清愁是指淡淡的忧愁,花销英气是指花消掉英武之气,这里形容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18. 西山外:西山是指远方的山脉,这里指代遥远的地域。
19. 晚来还卷,一帘秋霁:晚来是指傍晚时分,卷是指风吹起,一帘秋霁是指秋天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
去完善
赏析
《翠楼吟》姜夔是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词,通过月冷、尘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通过对胡部曲的新翻,以及高楼林立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繁华的都市风貌。
诗中的“月冷龙沙,尘轻虎落”,以月冷和尘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则通过对胡部曲的新翻,展现了一种异域风情,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层楼高峙,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通过对高楼林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而在“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一句中,诗人通过对人姝丽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通过夜寒风细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在“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一句中,诗人以词仙自喻,表达了对诗词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素云黄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一句,诗人通过对玉梯的凝望,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而“芳草、萋萋千里”,则是对远方景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乡愁之情。
最后,“天涯情味,仗酒清愁,花销英气”一句,诗人通过对天涯味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酒清愁、花销英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翠楼吟》姜夔是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词,通过月冷、尘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通过对胡部曲的新翻,以及高楼林立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繁华的都市风貌。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好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翠楼吟》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此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虽然表面繁荣,但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他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使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求生计。在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姜夔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姜夔创作了《翠楼吟》一词。词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容颜如同春花秋月,但她的命运却如飘零的落叶,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这实际上是姜夔对自己命运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