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道正阇黎二老师并帖季萧兄

标题包含
寄道正阇黎二老师并帖季萧兄
三年光景一篇诗,此世何堪作许离。 一代声名属韩吕,百年衣钵付严黎。 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 珍重陵阳老孙子,当时酬唱亦同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三年的光阴化作诗篇,这世界怎忍离别。 一代人的声誉属于韩愈和吕洞宾,百年的智慧传承给了严子陵和黎元洪。 在佛屋畅谈的晨风中,月光洒满神仙的祭坛。 珍惜那些来自陵阳的老友子孙,他们曾一起唱和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光景:光阴;时光;岁月。 2. 此世:这个世间。 3. 堪:能承受;忍受。 4. 许离:分离。 5. 一代:一个时代的人。 6. 韩吕:指唐朝的韩愈和吕洞宾。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吕洞宾是唐代道士,八仙之一。 7. 百年:长久的岁月。 8. 衣钵: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僧钵,比喻师徒之间的传承。 9. 严黎:指严颜和黎子云。严颜是赵蕃的朋友,黎子云是南宋诗人。 10. 佛屋:寺庙。 11. 朝谈:早晨的交谈。 12. 月满:月亮圆的时候。 13. 仙坛:仙人居住的地方。 14. 夜步:夜晚漫步。 15. 珍重:珍惜保重。 16. 陵阳:古邑名,位于安徽省青阳县。 17. 老孙子:老年人。 18. 当时:那个时候。 19. 酬唱:互相唱和诗词。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寄道正阇黎二老师并帖季萧兄”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诗人在开篇便提到“三年光景一篇诗”,表达了对过去三年间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两句“此世何堪作许离。一代声名属韩吕,百年衣钵付严黎。”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和尊重。诗人用“韩吕”和“严黎”来比喻友人们各自的才华和成就,使得这两句诗更加生动形象。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描绘“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的景象,表达了与友人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这一联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和月赋予了生命,使得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浪漫气息。最后,诗人以“珍重陵阳老孙子,当时酬唱亦同之。”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以及对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道正阇黎二老师并帖季萧兄》是南宋诗人赵蕃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87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蕃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和官员。他历任国子博士、太常丞等职位,曾在学术和文学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赵蕃对个人命运和理想的感慨。当时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部面临着金人的军事压力。赵蕃在这个时期生活并不如意,宦途多舛,因而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忧郁的情绪。 赵蕃与两位僧人(道正阇黎二老师)及季萧(一位诗友)的关系较为紧密,他们经常一起探讨佛学、交流诗文。这首诗是他写给这些朋友们的,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在这首诗中,赵蕃运用了对仗、拟人等手法,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都通过这首诗歌得以展现。虽然他的生活遭遇诸多困厄,但他在作品中始终保持一份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这首诗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