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杨山人

标题包含
赠杨山人
有客针磁觅秀峰,展松高识可追风。 掌中诀是眼中法,天上仙为地上翁。 不向个边求指顾,更于何处访穷通。 荷囊金紫无难致,莫问肥家金粟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个访客在寻找秀美的山峰,挺拔的松树显得非常高雅。手掌里的秘诀就是眼中的方法,天上的神仙看起来像地上的老者。不去寻求别人的帮助,从何处去了解世事的艰难与顺利呢?紫色的荷包并不难得到,不用去打听那些金色的米粒和红色的荷花。
去完善
释义
1. 针磁:指南北斗;秀峰:比喻杰出的人物。 2. 展松:松树的高大挺直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3. 个边:个人方面;指顾:指出引导; 4. 金紫: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借指富贵地位; 5. 荷囊:佛教用语,指装满珍宝的钱袋;金粟红:形容财富极多。
去完善
赏析
《赠杨山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山人的交往场景。诗中以“有客针磁觅秀峰”开篇,表达出杨山人寻幽访古的雅致;第二句“展松高识可追风”则强调了他的才情与识见。接下来的两句“掌中诀是眼中法,天上仙为地上翁”则借助于神秘的天仙形象来赞美友人的智慧和高雅品质。 然后,诗人以“不向个边求指顾,更于何处访穷通”这两句表达了对杨山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并隐含了自己亦愿追随杨山人的心意。最后的两句“荷囊金紫无难致,莫问肥家金粟红”则是诗人劝勉杨山人不要过于在意荣华富贵,坚守内心的高洁品格。 全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既有对杨山人生活的具体描绘,也有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和敬仰,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杨山人》是明代诗人张明中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这个阶段,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经历了多个皇帝的统治,如明成祖、明宣宗等。当时的文人墨客以诗赋为傲,推崇唐诗宋词,诗歌艺术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在这个时期,张明中是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对古琴、茶道等技艺颇有研究。张明中在创作这首《赠杨山人》时,可能受到了当时流行的隐逸文化的影响。他通过对杨山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此外,明朝时期的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也对张明中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当时的文人墨客崇尚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这与张明中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意境相符。总的来说,《赠杨山人》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历史时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