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起吟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忺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梦里依稀醒来后,心中略带忧愁却并不真切。
披着被子斜靠在床上不想起身,只听窗外纷乱的落花声。
去完善
释义
1. 懒起:指人懒惰不愿起床。
2.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用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或表达观点。
3. 邵雍:字尧夫,谥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
4. 觉:醒来的意思。
5. 似愁无愁:即看起来像忧愁,但又不是真正的忧愁。
6. 情倦:情绪倦怠的意思。
7. 拥衾侧卧:抱着被子斜躺着。
8. 未忺起:忺是愿意的意思,未忺起表示不愿意起身。
9. 帘外落花:指窗外飘落的花朵。
10. 撩乱飞:指花飞舞的样子很杂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出诗人清晨慵懒的姿态。首句“半记不记梦觉后”写出诗人在睡梦醒来后的朦胧状态,仿佛梦境还在脑中徘徊,又似乎已经遗忘。这种状态宛如一幅水墨画,让人感受到诗人清晨的宁静。接下来的“似愁无愁情倦时”则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尽管并无确切的忧愁,但心情却有些倦怠,或许是因为刚刚从梦境中醒来,还未完全清醒的缘故。
“拥衾侧卧未忺起”是诗人在诗中的形象描绘,他裹着被子侧卧在床上,还未有起床之意。这里的“未忺起”表现的是诗人对于慵懒生活的喜爱,他享受着这短暂的时光,不愿早早地投入喧嚣的世界。最后一句“帘外落花撩乱飞”则是诗人透过帘子看到的景致,纷飞的落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悠然自得。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清晨慵懒的姿态和心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懒起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1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文学创作,诗歌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在这个时期,邵雍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他本出身书香世家,年轻时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贤士名流。然而,命运却让他屡试不第,无法踏上仕途。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专注于学术研究,尤其是在易学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凭借丰富的学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作品,《懒起吟》便是其中之一。
在创作《懒起吟》时,邵雍生活在一个时代精神多元化的时代。当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这使得文人们能够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汲取养分,形成各具特色的人生哲学。邵雍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将这些观念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