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蒲一庵许紒岩

标题包含
怀蒲一庵许紒岩
新营一榻养天和,独喜身闲鬓未皤。 药性不谙缘病少,花名惯识为吟多。 移书晒日防留蠹,写帖临池拟换鹅。 不到玉峰今两载,故人情味近如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居里修养身心,独自享受这份清闲,头发还未变白。由于病痛较少,所以对药物不太了解;因为喜欢吟咏,所以熟悉各种花卉的名字。在阳光下晾晒书籍以防虫蛀,用笔墨书写帖子仿佛换了新的鸟儿。距离上次拜访玉峰已经有两年了,不知道那里的故人近况如何呢?
去完善
释义
1. 新营一榻养天和:新营,新建的住所;一榻,一张床;养天和,调养身体的和谐平衡。 2. 独喜身闲鬓未皤:独喜,独自欢喜;身闲,生活闲适;鬓未皤,头发还未变白。 3. 药性不谙缘病少:药性不谙,不了解药物性质;缘,因为;病少,生病的次数较少。 4. 花名惯识为吟多:花名,花的名字;惯识,习惯性地知道;为吟多,为诗歌创作提供素材。 5. 移书晒日防留蠹:移书,移动书籍;晒日,让太阳照射;防留蠹,防止书籍受潮生虫。 6. 写帖临池拟换鹅:写帖,书写字帖;临池,临摹书法;拟换鹅,指书法技艺的高超。 7. 不到玉峰今两载:玉峰,此处指许家门前的山;今两载,现在已经两年了。 8. 故人情味近如何:故人,旧交;情味,情感;近如何,现在怎么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林尚仁写给他的朋友蒲一庵和许紒岩的。诗中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诗词的热爱。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他们生活的一些细节。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怀蒲一庵许紒岩》,作者是明代诗人林尚仁。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创作这首诗时,林尚仁正生活在明朝晚期,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追求心灵的宁静,选择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 林尚仁本人也经历了诸多人生波折,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考取功名。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质疑,进而转向了对诗文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蒲一庵和许紒岩。他们三人常常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诗歌创作,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文人墨客们通常会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人生观。然而,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一些文人开始反思传统的儒家观念,寻求心灵的解脱。在这种情况下,隐居成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效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