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番禺献凉公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
野鹤栖飞无远近,稻粱多处是恩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的桃花源中,很难找到那些亲密的朋友们;而在岁月更迭之际,我独自一人站在岸边。
我想像那自由飞翔的野鹤一样,无论多远都不会迷失方向;感谢那些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如同赐予我们粮食的人,恩情深厚。
去完善
释义
《旅游番禺献凉公》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体裁:五律诗
注解如下:
1. 帝乡:指皇帝所居之地,即朝廷所在地,这里代指长安。
2. 群侣:志同道合的友人。
3. 杳:形容看不见,无法找到。
4. 独立:单独站立。
5. 沧洲:水边的地方,常用来比喻隐士居住的地方。
6. 岁暮:年底的时候。
7. 野鹤:指远离世俗,归隐田园的人。
8. 栖飞:栖息飞翔,意指自由生活。
9. 稻粱:粮食和粟米,此处借指生活必需品。
10. 恩深:恩情深厚,表示受人照顾的情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漂泊旅途中,独自一人在水乡番禺的情景。首句“帝乡群侣杳难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故友的思念之情,然而他们却如同梦境般难以追寻。接下来的“独立沧洲岁暮心”则表达了自己在这年终岁暮之时孤独的心境。而“野鹤栖飞无远近,稻粱多处是恩深”则意味着无论何地,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便心存感激。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孤寂而又坚韧的情感,诗人虽身处他乡,却仍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游番禺献凉公》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在公元825年左右创作的诗歌。这个时期正值唐穆宗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诗人李群玉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李群玉游历了全国各地,其中就包括番禺(今广州)。在这里,他遇到了凉公(即节度使杜審权),被其人品和政绩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凉公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凉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