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直到如今,那些歌女仍然不时吟唱着那首象征亡国的《后庭花》曲调。
去完善
释义
商女:歌妓。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登高望远开篇,勾勒出一幅清旷壮丽的秋日山水画卷。“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一句尤为精妙,将大江的宁静与群山的秀美融为一体,极具视觉冲击力。下阕则转入怀古幽思,通过“六朝旧事随流水”的慨叹,揭示了历史兴亡的无情规律。其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更是点睛之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忧虑。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时空跨度,又饱含深沉的历史感与忧患意识,堪称咏史怀古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正处其政治生涯的关键时期。彼时他推行新法,力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改革之路荆棘遍布,阻力重重。在一个晚秋时节,他登临金陵(今南京)高处,此地曾为六朝古都,见证无数繁华与衰败。面对眼前壮阔江景与残存古迹,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深感历史兴亡如梦,繁华易逝,而当下变法之艰难亦如六朝旧事般令人唏嘘,遂写下这首《桂枝香》,借景抒怀,寄托对历史荣辱、现实困境的复杂思绪。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