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赏南枝

标题包含
赏南枝
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 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 丹染萼、玉缀枝。 又岂是、一阳有私。 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 霜威莫苦凌持。 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 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 攀赏处、宜酒卮。 醉拈嗅、幽香更奇。 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绩。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冬来临,万物萧瑟,柔和的树枝被冰雪冻结折断,白雪纷飞。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欣赏到南岭上盛开的梅花,它展现出清雅脱俗的风采。红色的梅萼如同用朱砂描绘,白色的梅花点缀在枝头。这并非因为阳光偏爱它们,而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美丽,使得梅花成为最早报春的使者。 即使霜雪威严凌厉,也无法阻挡梅花的盛开。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其他的鲜花怎能了解呢?梅花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可以入菜,在三春之际,不论绿叶还是红花都不能与它相比。我们在赏梅时,不妨斟酒赏花,醉眼迷离中闻到的花香更加奇特。手握栏杆,嘱咐羌笛不要吹奏悲伤的曲子,让我们尽情地欣赏梅花之美。
去完善
释义
暮冬:指农历的冬天末尾时节。 天地闭:意思是冬天天气寒冷,万物都隐藏起来,自然界呈现出封闭的状态。 柔木:此处指的是树木。 冻折:因天气寒冷导致树木断裂。 瑞雪:吉祥的雪,常用来形容大雪纷飞的美景。 对景:面对着风景。 南山:泛指山的南面,此处借指梅花的生长地。 岭梅:生长在岭上的梅花。 清雅容姿:形容梅花的清新雅致的姿态。 丹染萼:用朱砂涂抹在花瓣和花萼上,这里描绘梅花颜色鲜艳的景象。 玉缀枝:形容雪花挂在树枝上如同白玉一般美丽。 一阳:即阳气初动的时候,通常指冬至以后的一段时间。 化工:天工,自然的创造力。 独许:独自给予。 占却先时:占据着春天的先机。 霜威:霜冻带来的寒气。 凌持:折磨,侵害。 根性:植物的固有特性。 贵用:贵重的作用。 和羹:调和羹汤,此处指烹饪美食。 三春:春天三个月的时间,分别指孟春、仲春和季春。 不管绿是红非:不论绿色还是红色的花朵都是好景色。 宜酒卮:适合喝酒助兴。 醉拈嗅:喝醉后用手轻轻触摸花朵,闻其香气。 幽香:指梅花淡雅的香气。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仗何人去:依靠谁来劝说。 羌管休吹:请求乐师不要再吹奏了,以免破坏眼前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暮冬”起笔,描绘了冬季的自然景象,突出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品性。通过暮冬的严寒环境,词人刻画出梅花在寒冷中的傲然挺立的姿态,以及瑞雪飘飞中展现出清雅的容颜。通过对南山景色的描绘,展示出梅花开放的美景,以及其为大地带来的生机。词人以赞美的口吻描述梅花,同时也揭示了梅花的品质,即它不畏严寒,为大自然带来生机。 上片重点在于对梅花的赞美,下片则转向梅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词人认为梅花应该被用于烹饪调和的美味之中,这表现出梅花实用的一面。在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的时候,梅花无论其颜色如何,都能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作者在赏花的过程中邀请朋友一起共享美酒和梅花的香气,表达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此外,词人在词末指出,赏梅的时候不应让乐器吹奏打扰到这份宁静,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呵护。 整首词借物抒怀,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赏南枝》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巩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7年前后,即北宋仁宗年间。 在这个时期,曾巩正值青年,他于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并在京城任职。他身处盛世,关注民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治理献计献策。然而,他也遭受了一些挫折,如官场上的倾轧、政见不合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热情。 在北宋仁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结诗社、吟诗作画,互相切磋技艺。曾巩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赞誉。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咏物抒怀为主要特色,表达了文人墨客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赏南枝》便是曾巩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以“南枝”为题,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南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既展现了曾巩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又体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