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

标题包含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
干为天兮为圆,有时兮不然。 醒复醒兮日月皆为之右转,醉复醉兮天勿为之左旋。 骛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䀽。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兮,夫何波浪之弥漫。 柯栾栾兮我眄,松萧萧兮我抚。 阿衡去我兮已远,我独歌兮独舞。 化无舆兮曷乘,尽无宅兮曷归。 今茫茫兮何是,昨莽莽兮何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有着浑圆的形状,但有时却并不尽然。 人们在觉醒与醉酒后看见日月都在右旋,而天却并不会因此而向左转。 目光所及,既有北方的宏伟景象,又有南方的独立风光。 如果天下治理得当,那么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哪还会有波涛般的争议呢? 我看着繁茂的枝叶,抚摸着萧条的松树。 我的领路人离我已远去,我只能独自唱歌、独自起舞。 如今没有了车马,我将如何前行?家宅已然不在,我又将何去何从? 现在,一切都变得迷茫;昨日,一切也都曾是那样莽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栗里:即栗里山,位于安徽滁州境内。此处指作者隐居之地。 2. 华阳窝:指作者自己的居室。 3. 壶觞: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代指饮酒。 4. 干为天:古代认为天是圆的,因此说“干为天”。 5. 跂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睇:描述了作者在北方边远之地举目眺望的景象。 6.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如果国家政治清明,那么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 7. 柯栾栾: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8. 阿衡: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的友人。
去完善
赏析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是南宋文学家王质的作品,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于世事人生的思考。诗人以酒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首联“干为天兮为圆,有时兮不然”,表达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他认为天地间的事物并非永恒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虽然表面上看似规律有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一观点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洞见。 颔联“醒复醒兮日月皆为之右转,醉复醉兮天勿为之左旋”,通过对比清醒与醉酒的状态,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他主张在清醒时追求真理,而醉酒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然而,无论清醒还是醉酒,都无法改变世界的运转规律。 颈联“骛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瞻”,描述了诗人放眼四望的情景。他向北望去,看到天下有道,百姓安居乐业;向南望去,却感到孤独无依,无所寄托。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不满。 腹联“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兮,夫何波浪之弥漫”,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他认为,只有当国家政治清明,人民才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然而现实中却充满了黑暗和混乱,这使得他深感忧虑和痛心。 尾联“柯栾栾兮我眄,松萧萧兮我抚。阿衡去我兮已远,我独歌兮独舞。化无舆兮曷乘,尽无宅兮曷归。今茫茫兮何是,昨莽莽兮何非”,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摆脱世俗纷扰,过上宁静致远的隐居生活。然而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使得他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是王质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作为南宋的文人,王质在面对国家的困境时,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关注。他在这首诗中以精炼的诗句描绘了自己避世隐居的理想和生活情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风光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值南宋末期的动荡时代,政治腐败、战争频繁使得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王质的人生际遇也是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官员,但因性格耿直,不愿与权臣同流合污,而被贬谪。这使他更加坚定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个时代,南宋文人在面对国家危机时,常常选择隐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和高尚情操。他们崇尚陶渊明的田园诗,向往自然的纯净和生活的宁静。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紧密相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