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陈养晦兵后过邑

标题包含
同陈养晦兵后过邑
搜山马退余春草,避世人归起夏蚕。 破屋烟沙飞飒飒,遗民须鬓雪毵毵。 青山几处杨梅坞,白酒谁家榉柳潭。 休学丁仙返辽左,聊同庾老赋江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表元(1244年-1310年),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奉化人。元代文学家、诗人。 戴表元出生于南宋末年,年轻时即以文才闻名乡里。他曾在临安(今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南宋灭亡后,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搜山找马之余春天已悄然离开,退居避世的人归来时夏日已经到来。 破旧的屋子中烟雾弥漫,沙子在空中飞舞。那些留在这里的村民们须发都已经苍白。 几处青山环绕着杨梅树的小村庄,哪家院子里有那甘甜的白酒和绿油油的榉柳呢? 何不学那来自东北的丁仙,姑且像南方的庾信那样写诗描绘这美丽的风景吧。
去完善
释义
1. 搜山马:意指军队撤退后。"搜山马"是古时候行军时的一种策略,先头部队在山中搜索敌人,后续部队紧随其后,以防敌人伏击。此处借指战乱平息后。 2. 避世:意指避世隐居。世,尘世;避世,即避开尘世的纷扰,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 3. 遗民:指战争后幸存下来的人民。 4. 青山几处杨梅坞:描绘了几处青山掩映下的杨梅树林。杨梅坞,指的是种植杨梅的村落。 5. 白酒谁家榉柳潭:描述了谁家的院落内有清泉流淌的地方可以品尝到醇美的白酒。榉柳潭,此处应指植有榉柳树的院落或泉眼。 6. 丁仙:可能指的是晋代仙人丁令威。他修炼成仙后,化鹤归来,停在辽阳城的上空,口里唱出"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此处以丁仙比喻作者自己离家多年。 7. 庾老赋江南:可能指的是东晋文学家庾信。他在梁朝被俘至西魏后,常常写作描绘江南水乡景色及感慨身世的作品。这里以庾信自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戴表元的口吻描绘了战乱后的江南景象。诗人借“搜山马退”和“避世人归”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与百姓在劫后余生中的坚韧,同时也流露出对战火平息的欣喜之情。接着,他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战后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村落废墟上飘荡的炊烟、漫天飞舞的沙尘、饱受战争磨难的白发老人……这些都是战乱的烙印,唤起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描述宁静的乡村风光,突显出江南的美丽风貌。青山绿水间,杨梅树掩映着村子,展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而村中某户人家,或许正在榉柳树下举办欢宴,畅饮白酒,感受生活的喜悦。这些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战乱的阴影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借用丁令威成仙返回故乡和庾信创作《哀江南赋》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振家园的愿望。虽然眼前仍是满目疮痍,但他相信江南的美好终究会重现人间。整首诗情感真挚,笔触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表元(1244-1310)是元朝初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同陈养晦兵后过邑》是他描绘战乱时期民生疾苦的代表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即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朝统治下的多民族融合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元朝的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歧视政策,导致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元朝对中原地区的统一,也为各族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契机。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通过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来表达对国家治理的关切之情。 戴表元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元朝初年的动荡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戴表元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文人,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内心深感痛惜。他与友人陈养晦一同游历故乡,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描述战乱景象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