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
雅道去已久,挽回良独难。
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
父子专诗律,风骚逼将坛。
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雅之道已经远离很久了,要恢复它确实很困难。我们需要寻求正确的认知和见解,而不是学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做学问要专心致志,在诗歌韵律上下足功夫,这样方能接近诗之巅峰。现在将优美的诗句寄予你,再不是那个无知的人可以看的懂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叶仲修:人名,为诗中的主人公;
2. 令:命令;
3. 其子:他的儿子;
4. 求诗:请求写诗;
5. 雅道:高雅的道德品行;
6. 去已久:远离已久;
7. 挽回:恢复;
8. 良独难:确实很难;
9. 须求:需要寻求;
10. 正知见:正确的观点和看法;
11. 莫学:不要学习;
12. 小波澜:小的风波,比喻细枝末节的事物;
13. 父子:父亲和儿子;
14. 专:专门研究;
15. 诗律:诗歌的规律或法则;
16. 风骚:指文学上的两种风格;
17. 将坛:指军事领导地位;
18. 如今:现在;
19. 寄佳句:寄来好的诗句;
20. 那复:不要再;
21. 阿蒙:古代一个以愚昧无知著称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首先,诗人提到“雅道去已久,挽回良独难”,意味着诗歌创作的正统之道已经远离人们很长时间,想要恢复这种传统并不容易。接下来,诗人提出“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强调写诗应该追求正确的观点和见解,而不是模仿别人的风格和技巧。
然后,诗人描述了叶仲修与其子的专注与才华,“父子专诗律,风骚逼将坛”。这里的“风骚”指的是诗歌的魅力与内涵,而“将坛”则象征着诗人在诗歌领域的地位。最后两句“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作品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创作出优秀的诗句,让世人看到他们的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姜特立(约1148年-?)。在姜特立生活的时代,宋朝的国力逐渐衰弱,内外交困,但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积极入世,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也有表达人生哲理的。
在创作这首《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时,姜特立已经步入晚年,但仍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叶仲修希望他为自己的儿子题诗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后辈的关爱和期望。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这个特殊时期,姜特立虽然生活艰辛,但他的内心世界依然充满阳光。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