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信道
气欲和柔性欲圆,一飞人看后三年。
心胜山静君归去,先自南华入性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力求和顺性情趋向圆满,腾空一跃让人期待未来三年。内心的胜利如同山川静谧,期盼归来,从《南华经》领悟生命真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气欲和柔:指气质趋向平和柔顺。
2. 性欲圆:指性格趋于完美。
3. 一飞:形容迅速成功或取得显著进步。
4. 人看后三年:表示外界对他在这三年里的期待的实现。
5. 心胜山静:意味着心境超脱世俗的纷扰。
6. 君归去:这里是张信道将要离开的意思。
7. 先自南华入性天:这句引用了《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大意是孔子问老聃如何达到最高的境界,老聃答曰“吾游心于物之初”,这里用来赞美张信道具有崇高的修养与品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诗词。诗人黄裳通过描绘张信道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目标和追求。诗中的“气欲和柔性欲圆”描述了人的性格特点,即和谐与柔韧,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一飞人看后三年”则暗示了张信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将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接着,诗人用“心胜山静君归去”来表达张信道的内心坚定,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先自南华入性天”则意味着张信道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人生智慧,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与世界。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张信道的品质和精神面貌,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信道》是北宋著名文人黄裳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3年,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和政治家,其中就包括诗人黄裳。黄裳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因直言敢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多次遭到贬谪。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黄裳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社会逐渐走向繁荣,但由于皇权纷争、宦官弄权和腐败现象等问题,国家仍面临一定的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通过诗歌表达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黄裳写下了《送张信道》这首诗。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朋友张信道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祝福。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政治抱负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