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施捧心图
纻罗山头浣纱余,酥胸娇拥颦不舒。
高轩直盖填寒闾,东家少妇羞弗如。
越宫选进吴王侧,光照姑苏春夺色。
鸱夷心痛痛更深,亦自颦眉但忧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苎萝山上的女人们在洗衣服,她们的酥胸半露,看起来有些紧张。突然,一辆豪华的车子出现在简陋的住宅区里,引得旁边的女子感到羞愧。这个美丽的女子后来被越王选中送到吴王身边,她的美貌让姑苏的春天都黯然失色。然而,虽然她自己也很痛苦,但她更担忧的是国家的未来。
去完善
释义
1. 纻罗山:位于浙江诸暨,传说中美女西施的故乡。
2. 浣纱:指浣纱女,这里特指西施。
3. 高轩直盖:形容高贵显赫的人物。
4. 寒闾:贫苦人家。
5. 越宫选进吴王侧:指西施被越国送进吴王宫中。
6. 姑苏:即苏州,吴国的首都。
7. 鸱夷:指范蠡。他辅助勾践灭吴后,与西施泛舟太湖,逍遥江湖。
8. 心痛痛更深:指吴王夫差沉溺酒色,对越国战争失利,国家逐渐衰败。
9. 忧国:为国家的忧虑而皱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现了西施美貌和忧虑的内心世界。首联以山中浣纱的西施形象开篇,展现出她的美丽与质朴;颔联以“酥胸娇拥颦不舒”描述了西施捧心的姿态,表达了她内心的忧郁;颈联通过描述越宫选进吴王侧的情景,展现了西施的光彩夺目;尾联则以鸱夷的痛苦表达出国家危亡时人们共同的忧虑。整首诗将人物性格、情感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表现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西施捧心图》是元代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元代,大致在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元朝,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姚勉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出身贫寒,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但他并未因此放弃,依然坚持读书写诗,后来终于通过举荐得以进入官场。他的生活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同时间段内,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的问题。姚勉的作品中反映出了这种社会矛盾,他对西子的描绘,既是对美女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