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

标题包含
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
群峰如高马,飞云若为驭。 苍翠来无际,摆脱欲仙去。 我时登兹亭,物色生四顾。 同行有君子,粲笑随杖屦。 樵苏自生理,孤烟横匹素。 归鸟枫树林,天高西日暮。 不见髯将军,长桥斩蛟处。 安得起斯人,扶危正天步。 平生江湖想,齿发凋行路。 倘有百斛舟,载酒经烟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处权,字伯行,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文人、词人。他生于公元1076年,卒于公元1159年,享年83岁。 李处权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邦献是北宋时期的进士。李处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众多山峰像一匹匹矫健的高头大马,飘荡的白云仿佛驾驭它们的方式。无边无际的绿色让人赏心悦目,想要挣脱一切束缚步入仙境。 我在那时登上这座亭子,环顾四周的景色。身边有风度翩翩的朋友,大家笑声不断。砍柴汲水都井然有序,一抹孤独的炊烟在风中飘扬。夕阳西下,归巢的鸟儿在枫树林里欢快地飞翔。 可惜看不到那位勇猛的将领,当年他在长桥上勇斩恶蛟的地方。希望这位英雄能崛起,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年岁已大,曾向往江湖生活,如今牙齿和头发都开始凋落。如果有一艘能承载百石美酒的船只,我愿意驾着它穿越弥漫的烟雾,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群峰:众多的山峰。 2. 高马:形容山峰之高,如同高头大马。 3. 飞云:飘飞的云朵。 4. 为驭:驾驭,驱使。 5. 苍翠:青翠的草木。 6. 摆脱:指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生活。 7. 兹亭:这里指的是“浮翠亭”。 8. 物色:欣赏周围的景物。 9. 四顾:四处张望。 10. 同行:一起同行的人。 11. 君子:指德行高尚的人。 12. 粲笑:欢笑。 13. 杖屦:手杖和鞋子,泛指行走。 14. 樵苏:砍柴、割草,指从事劳动。 15. 匹素:白绢,比喻平原上的景物。 16. 归鸟:返回的鸟儿。 17. 髯将军:指东汉名将周瑜,此处用其典故以赞美陈叔易汪彦章等人的才能。 18. 长桥斩蛟:指周瑜指挥火烧赤壁的故事。 19. 安得:如何能得到。 20. 斯人:这个人,指周瑜。 21. 扶危:拯救危机。 22. 天步:国家的命运。 23. 平生:平生的愿望。 24. 江湖想:指向往江湖生活的理想。 25. 齿发凋:指年老体衰。 26. 百斛舟:大船。 27. 载酒:载酒游江湖,指过上闲适的生活。 28. 经烟雾:穿越烟雾弥漫的地方,形容隐居山林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情感的词作。上片描写了登高远望的景象,用群峰比喻高马,以飞云想象驾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苍翠的树木无边无际,让人陶醉其中,仿佛要摆脱尘世束缚,飘然成仙。下片则转入人文景观,表达出作者与友人共同游赏的喜悦之情。结伴同行的君子们谈笑风生,颇具风度。而“不见髯将军,长桥斩蛟处”又流露出对国家英雄的敬仰。同时,“安得起斯人,扶危正天步”传达出期盼英才济世的心愿。尾联表达了作者回忆年轻时畅想的江湖生活,如今虽老犹壮,仍存壮志。全词展示了作者豪放旷达的性格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59年,正值南宋初年。在这一年间,诗人在战乱之后漂泊不定,但在江南地区仍能找到一些宁静的山水风光来寄托情感。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南宋政权刚刚建立不久,面临金兵南侵的威胁,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然而,尽管局势紧张,文人墨客们仍然崇尚文学创作,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对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李处权辗转流离,但他并未放弃对生活的信念和对文学的追求。他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陈叔易和汪彦章等人一起,共同欣赏江南的山水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在这首《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中,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