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赋
草弱朱靡,水夕沉鳞。又碧月兮河粱,秋风兮在林。指金闺于素璧,向翠幔于琴心。于此言别,怀愁不禁。云泫泫兮似浮,泉杳杳而始下。抚檐幄之霏凉,拂银筝其孰写。重以伭花之早寒,玉台之绛粉。既解佩而邅延,更留香之氤氲。揽红药之夜明,怅青兰而晨恨。会当远友,瞻望孤云。于是明河欲坠,玉勒半盼。化桃霞兮王孙马,冲柳雪兮游子衣。离远皋之木叶。牵睛[晴]雾之游丝。度疏林而去我,隔江水之微波。本平夷而起巘,更通达而成河。妍迹已往,遗恩在涂。掩电母而不御,杂水业而常孤。思美人兮江溆,触鸾发兮愁余。并瑶瑟之潺湲。共风吹而无娱。念众族之皎皎,独与予兮纷驰。谁径逝而不顾,怀缥缈而奚知。诚自悲忧,不可言喻。更若玄圃词人,洛滨才子。收车轮于博望,荡云物于龙池。嘉核甫陈,骊歌遽奏。折银蕊于陇上,骄箫馆于池头。之官京洛,迁斥罗浮。观大旗之莫射。登金谷而不游。叹木瓜之溃粉,聆悽响于清辀。或朔零陵之事,或念南皮之俦。咸辞成而琅琅,视工思而最愁。又若河朔少年,南阳乳虎。感乌马兮庭阶,击苍鹰兮殿上。风戋戋兮渐哀。筑摵摵而欲变。仁客敛魂,白衣数起。左骖殪兮更不还,黄尘合兮心所为。忽日昼之晻暧,睹寒景之侵衣。愁莫愁兮众不知,悲何为兮悲壮士。乃有十年陷敌,一剑怀仇。将置身于广柳,或髡钳而伏匿。共衰草兮班荆,咽石濑兮设食。逝泛滥于重渊,旷霅煜于窋室。酒未及潺,餐末及下。歌河上而沾裳,仰驷沫而太息。若吴门之篪,意本临岐。大梁之客,魂方逝北。当起舞而徘徊,更痛深其危戚。至若掩纨扇于炎州,却真珠厂玉漏、恩甚兮忽绝,守礼兮多尤。观蒻羽之拂璧,慨龙帷之郁留,念胶固而独明,惟销铄之莫任。垂楚组而扰倚,絙凤绶而遣神。盼雉尾于俄顷,迥金螭之别深。日暮广陵,凭栏水调。似殿台之清虚,识宜春之朗曼。乃登舟而呜咽,愁别去其漫漫。又若红粉羽林,辟邪独赐。同武帐之新宠,后灞岸之放归。紫萧兮事远,金缕兮泪滋。更若长积雪兮闭青冢,嫁绝域兮永乌孙。俨云蝉于万里,即烟霓之夕昏。雁山晓兮断辽水。红蕉涩兮辞婵嫒。至若灵娥九日兮将梳,苕蓉七夕兮微渡。月映晰而创虹缕,露流澌兮开房河。披天衣之霄叙,忽云旗之怅图。亦有托纤阿于淄右,期玉镜于邯郸。甫珊瑚之照耀,亲犀珞之缠绵。悼亭上之春风,叹上巳于玉面。本独孤之意邈,绕窦女之情娟。至有虾蟆陵下之歌,燕子楼前之雨。白杨萧萧兮莺冢灰,莓苔瑟瑟兮四陵上。怆虬膏之水诀,淡华烛而终古。顾骖驔之奠攀,止玉合之荐处。岂若西园无忌,南国莫愁,始承欢面不替,卒旷然而不违。君歌折柳于郑风,妾咏蘼芜于天外。异樱桃之夜语,非洛水之朝来。自罘罳之雀暗,怜兰麝之鸭衰。据青皋之如昨,看盘马之可哀。招摇蹀躞,花落徘徊。结绶兮在平乐,言别号登高台。君有旨酒,妾有哀音,为弹一再,徒伤人心。悲夫同在百年之内,共为幽怨之人。事有参商,势有难易。虽知己而必别,纵暂别其必深。冀白首而同归,愿心志之固贞。庶乎延平之剑,有时而合。平原之簪,永永其不失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儿稀疏,红色的花儿已经凋落,傍晚时分鱼儿在水中渐渐沉静。此时月亮升上了天空,秋风在树林间吹过。手抚金闺般的白玉,对着翠幔一般的琴声倾诉心声。在这样的时刻告别,怎能不生出满怀的愁绪呢?云朵低垂仿佛要哭泣,泉水悠悠而下。抚摸着屋檐上的露珠,那像是银筝的声音。此时已是早春,花朵还没有开放,只有那玉台的朱砂红粉点缀着周围。分别时她解下佩饰拖延时间,留下的香气久久不散。拿着红色的芍药,惆怅地看着清晨的兰花。我们即将别离,遥望着彼此。银河似乎就要落下,马蹄声逐渐消失。马儿像是桃子一样通红,游人穿过柳树像是在雪中行走。离开长满树木的原野,眼中只剩下弥漫的雾气。我们穿过稀疏的树林分别,隔着江水挥手告别。原本平坦的道路变得险峻,河流在这里汇合。美好的足迹已经远去,剩下的只有沿途的回忆。灯光渐渐暗淡,只留下孤独的影子。想起远方的朋友,看着那片孤云。
思绪纷繁无法言喻,身边都是美好的人,却只有我独自奔忙。有谁可以不顾一切地离开,心中只有那缥缈的情感。我真的感到忧虑和悲伤,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又想起那些诗人、才子,他们在博望山停止了马车,在龙池边挥洒着诗稿。诗歌的美妙就像是刚剥开的坚果,歌声骤然响起。在陇上折取白色的花朵,骄傲地在池塘边吹奏。他们去京城任职,却把美景留在了罗浮山。看到大旗飘动却无法拉开弓箭,站在金谷园却无法游玩。感叹木瓜开花如同肌肤散发的香味,听到那忧伤的音乐从马车上传来。有些人回忆起曾经的事,有些人想念远方的友人。他们都因离别而流泪,心中的忧愁却无处诉说。
还有一些年轻的勇士,他们如同一只凶猛的老虎,感动于马儿在庭院中的嘶鸣,也震撼于雄鹰在宫殿上方的翱翔。狂风袭来,让人渐渐感到悲哀。建筑在风雨中动摇,仿佛随时都会倒塌。他们的神情黯然,白衣人开始计数。战马倒下后再也没有回来,尘土飞扬让他们陷入困境。突然太阳变得昏暗,寒冷的天气让衣服显得单薄。忧愁没有尽头,众人都不知道,为何悲伤,因为壮志未酬。
有人说他们在战乱中度过了十年,把一柄剑当作唯一的伙伴。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却依然难掩内心的伤感。这样的情感,又有谁能明白呢?

去完善
释义
兮。望连营兮何极,接武粲兮陆离。疑婉娈之使星,映参商之行车。漫哀其不可招,情陨绝而难追。故潜行以待赋,匪伺察于钟期。倘有才人之旷望,倘有待价之矜持。依依人影,望望征旗。宛游从于秦晋,恍遇之于松楸。水风凄紧,水国萧森。矧非人间之远别,复叹征途之艰辛。惟朱颜之易改,思公子兮何为。而李香君云:“夫水行则响按抑,而水遂至响也”。
注释:
1. 金闺:指华美的房屋。
2. 翠幔:绿色的帷幔。
3. 伭花:即霰花,一种带雨的雪花。
4. 玉台:精美的梳妆台。
5. 绛粉:红色的脂粉。
6. 青兰:青色的兰花。
7. 明河:银河。
8. 玉勒:装饰精美的马络头。
9. 桃霞:桃花般的色彩。
10. 王孙马:指贵家子弟所乘的马。
11. 柳雪:柳絮般洁白的雪。
12. 游子衣:离家在外的人所穿的衣裳。
13. 睛雾:薄雾。
14. 疏林:稀疏的树林。
15. 微波:轻微的水波。
16. 本平夷而起巘:形容地势由平坦变得险峻。
17. 瑶瑟:用玉石制成的瑟。
18. 浦:水边。
19. 美人:代指朋友。
20. 江溆:江边。
21. 触鸾发:触及鸾鸟的羽毛。
22. 青楼:华丽的楼房。
23. 玉轸:指筝上的弦码。
24. 众族:众人。
25. 缥缈:形容恍惚、不真实的感觉。
26. 自悲忧:独自忧伤。
27. 不可言喻:难以用言语表达。
28. 玄圃词人:指才情出众的文人墨客。
29. 洛滨才子:指洛阳河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30. 车轮于博望:比喻文人才情横溢。
31. 云物于龙池:形容诗人在湖边欣赏美景。
32. 核甫:指郑侠,北宋画家。
33. 陈:陈述。
34. 骊歌:告别之歌。
35. 银蕊:白色的花蕊。
36. 骄:骄傲。
37. 馆:住处。
38. 池头:池塘边。
39. 之官京洛:到京城洛阳去做官。
40. 迁斥罗浮:被贬谪到罗浮山。
41. 大旗之莫射:形容皇帝威严的气势。
42. 金谷:指洛阳的金谷园。
43. 木瓜之溃粉:形容美丽的女子年华老去。
44. 聆听于清辀:在船上倾听声音。
45. 朔零陵之事:指屈原在零陵的故事。
46. 南皮之俦:指在南皮郡的朋友们。
47. 成:完成。
48. 琅琅:形容诗歌朗朗上口。
49. 河朔少年:北方的少年。
50. 南阳乳虎:南阳地区的小老虎。
51. 感乌马兮庭阶:形容在外游历的情景。
52. 击苍鹰兮殿上:形容英勇的表现。
53. 风戋戋兮渐哀:形容风声渐渐变小。
54. 筑:古代的一种乐器。
55. 摵摵:形容声音越来越小。
56. 仁客:仁义之人。
57. 白衣数起:形容多次更换衣服。
58. 左骖殪兮更不还:左边骑的马死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59. 黄尘合兮心所为:黄色的尘土弥漫,心中所想无法实现。
60. 晻暧:阴暗不明。
61. 寒景:寒冷的景色。
62. 侵衣:寒冷的天气让人穿上更厚的衣服。
63. 愁莫愁兮众不知:忧愁的情绪只有自己知道,别人都不知道。
64. 悲何为兮悲壮士:悲伤的原因是为了那些英勇的战士。
65. 陷敌:被敌人围困。
66. 一剑怀:带着一把剑。
67. 连营:连绵不断的军营。
68. 武粲:形容士兵们的英勇表现。
69. 使星:指使者。
70. 参商:指分离。
71. 漫天:形容天空中布满了星星。
72. 婉娈:形容美好的事物。
73. 坠:掉落。
74. 难追:难以追回。
75. 潜行:偷偷地走。
76. 待赋:等待写诗。
77. 非伺察于钟期:不是故意去寻找知音。
78. 倘有:如果有的话。
79. 旷望:期望能够看得更远。
80. 待价:期待一个好的价钱。
81. 矜持:保持尊严和自信。
82. 宛游从于秦晋:好像在秦国和晋国游玩。
83. 恍遇之于松楸:恍惚中在松树和楸树下相遇。
84. 凄紧:形容寒风凛冽。
85. 萧森:形容树木萧条的景象。
86. 矧非人间之远别:何况这不是人间的离别。
87. 复叹征途之艰辛:再次感叹旅途的艰辛。
88. 朱颜:红润的容颜。
89. 公子:指李香君。
90. 水行则响按抑:在水中行走声音会被抑制。

去完善
赏析
《别赋》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感慨。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惆怅和期望。诗中的意象如“草弱朱靡,水夕沉鳞”等,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离别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离别的氛围,使人心生共鸣。
诗人还运用了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典故,如“玄圃词人,洛滨才子”等,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这些典故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底蕴,还为读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心情。如“河朔少年,南阳乳虎”等,这些形象代表了离别者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别赋》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出离别时的情感体验,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赋》是清代著名才女柳如是创作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创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此时的柳如是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她在年轻时被拐卖为妓女,后来遇到了江南才子陈子龙,两人情投意合,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后来,柳如是嫁给了年长她几十岁的钱谦益,但钱谦益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柳如是的生活并不如意。
在柳如是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清朝刚刚建立不久,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大夫对清政府抱有抵触情绪,纷纷投身抗清事业。在这种背景下,柳如是的《别赋》表达了她对人生离别、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她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