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坐三绝句 其二

标题包含
夜坐三绝句 其二
平生最喜夜看书,人静心闲乐有余。 识尽古人兴废事,何如一枕梦华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江苏无锡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臣之一。 李纲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即以才学闻名乡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一生中最喜欢的是在夜晚阅读,当人们内心平静时,他们会感到快乐和满足。了解古人的成败兴衰,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梦境一样去体验它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绝句:这是《夜坐三绝句》的第二首。 2.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政治家、诗人。 3. 平生:一生,这里指平时。 4. 夜看书:在夜里读书。 5. 人静:指周围环境安静。 6. 心闲:心情轻松悠闲。 7. 乐有余:快乐且有富余。 8. 识尽:充分了解。 9. 古人:指历史上的先贤。 10. 兴废事:兴衰更替的历史事件。 11. 何如:如何,怎样。 12. 一枕:一躺在床上。 13. 梦华胥:在梦中游历华胥国,寓意超脱现实。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夜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阅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首句“平生最喜夜看书”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爱好和性格,表明他喜欢在宁静的夜晚阅读书籍,这是他的精神享受。接下来的“人静心闲乐有余”描绘了夜晚的氛围,人们在此时最为安静和悠闲,这种状态让诗人感到快乐无比。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识尽古人兴废事”,表示自己已经了解了历史上的兴衰更替,这使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诗人最后发出感叹:“何如一枕梦华胥”,意思是与其去了解这些往事,不如像梦境一样把它们忘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深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三绝句 其二》是南宋抗金名臣李纲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4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侵,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李纲,生于北宋末年,青年时期就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靖康年间,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高宗即位后,李纲一度被任命为相,主张坚决抗金,但因主和派势力强大而遭排挤罢相。此后,他虽在地方任职,但始终关注国家大事,积极支持抗金事业。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诗中,李纲通过对“寒灯”、“落月”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之时忧心忡忡的心情。同时,他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对朝廷偏安政策的忧虑。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李纲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