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叶县观千叶桃花
三月宫桃满上林,百花千萼费春心。
叶公城外襄河北,一树无人色更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春三月,上林苑里的桃花盛开得满满当当,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令人陶醉在这春天的美好之中。襄河北岸的叶公城外,有一棵孤独的桃树,绿叶满枝,却无人欣赏,更显其姿色的深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月宫桃满上林:此句中“上林”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名字,这里用来代指皇宫。
2. 百花千萼费春心:萼,花朵的外部结构;春心,春天的景色和气氛。这句的意思是各种鲜花和繁茂的花朵给春天增加了不少美丽景象。
3. 叶公城外襄河北:襄河,即今河南省的沙河;叶公城,春秋时期叶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叶县。这句诗描述了在襄河以北的叶公城的风景。
4. 一树无人色更深:无人,没有观赏者;色更深,形容桃花的颜色更为深沉。这句意思是虽然这株桃树无人欣赏,但它的颜色却更加深重和诱人。
去完善
赏析
《途次叶县观千叶桃花》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叶县看到的独特风景。诗人以“三月宫桃满上林”开篇,点明时令和地点,描绘出上林苑中桃花盛开的盛况。接下来的“百花千萼费春心”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里各种花卉争相绽放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而在诗人眼中,这种纷繁复杂的景致反而使得桃花的色彩更加引人注目。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叶公城外的襄河之北。在这里,他看到了一株孤独的桃花,“一树无人色更深”,这株桃花在喧嚣的春天里显得格外寂静,颜色也更加深沉。这句诗既描绘了桃树的形象,又传达出了诗人的感慨。在这繁华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孤独的存在,它们或许并不为世人所关注,但却同样美丽、同样坚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途次叶县观千叶桃花》,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政权正逐渐兴起。虽然表面看似和平稳定,但内部矛盾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皇权争夺、社会贫富差距和政治腐败等问题困扰着这个朝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陶弼因才学出众而受到朝廷的赏识,先后出任江南东路安抚使等职,期间多次出使南唐、泗州等地,亲自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局势有着深切的关心。
途经叶县时,陶弼看到沿途千叶桃花盛开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以及国家命运,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