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标题包含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 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 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 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 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 使君燕寝东西厢,岭梅林林分两傍。 春事已退堕渺茫,调羹有实升庙廊。 叶间奇葩忽芬芳,缥白异状中有香。 襞绩千叶成花房,天公好善善必彰。 故出瑞物非其常,此花颜色见未尝。 浴以沆瀣宵瀼瀼,炯如珠玑缀琳琅。 蜂房割蜜蔗流浆,邦人欢呼走且僵。 我公中心念丁黄,抚摩凋瘵还耕桑。 天锡嘉瑞不肯当,尽掇巨美归圣皇。 公岂我留返鹓行,但有盛事存甘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兰陵县曾历经齐梁更替,显赫之地名扬四海。 清廉的队伍储备着人才,相继担任太守之职。 宪公的美好遗产依旧流传,当时的祥瑞如今成了纪念的地方。 在这辽远的时间里,此地又迎来了一位尚书郎。 他的政治手段如同古人一样美好,揭开的榜单和华美的房屋互相辉映。 在这里,郡守的卧室分设在东西两厢,岭梅树林分别位于两侧。 春天的故事已经远去,但这片土地上的调味其实非常实在,可以引来更多的敬仰。 叶间的奇花忽然散发出香气,这缥缈的白色中蕴藏着不同的味道。 千层叶子叠加成了花房,这是大自然的好意必然会彰显。 因此,出现这样的瑞物并不是常态,这花朵的颜色之前从未见过。 用露水沐浴,夜晚的空气湿润,灯火如同明珠,美不胜收。 采集蜂蜜的蜂巢,榨取蔗糖浆,当地的人们高兴地奔走。 我们的长官关心农桑百姓,抚摸着他们的痛苦,让他们的日子重新变得充实。 上天的美好祝福他不愿独自享受,把所有的美好都奉献给了皇帝。 难道是我们挽留了他,让他错过了回归朝廷的机会?不,只是留下了美好的事迹和甘棠之思。
去完善
释义
1. 兰陵:古代郡县名,位于今山东临沂一带。这里代指作者所在地。 2. 齐梁: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齐国和梁国。这里表示时间的推移。 3. 地望:地理上的位置和声望。 4. 卓荦:卓越出众。 5. 清班: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6. 诜诜:众多、热闹的样子。 7. 储材良:培养人才的意思。 8. 相踵:一个接一个。 9. 太守章:太守的印章。 10. 宪公:即唐朝监察御史蒋之奇,他为官清廉,留有遗爱在民间。 11. 瑞露:寓意吉祥的露水。 12. 尚书郎:尚书的属官。 13. 天降祥:天上的吉祥征兆。 14. 揭榜:张榜公布。 15. 华屋:富丽堂皇的房屋。 16.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17. 燕寝:休息的地方。 18. 春事:春天的农事。 19. 调羹:指治理政务。 20. 有实:果实丰满。 21. 庙廊:指朝廷。 22. 缥白:淡青色与白色相间。 23. 异状:不同的形态。 24. 襞绩:褶皱重叠。 25. 好善:崇尚善行。 26. 天公:自然界的安排。 27. 沆瀣:露水和雾气的混合。 28. 瀼瀼:露水多的样子。 29. 炯如:明亮如同。 30. 珠玑:珍珠。 31. 琳琅:精美的玉石。 32. 割蜜:采蜜。 33. 蔗流浆:像甘蔗一样流出甜美的汁液。 34. 丁黄:百姓。 35. 抚摩凋瘵:安抚贫困的人。 36. 天锡嘉瑞:天赐的美好事物。 37. 当:承受、接受。 38. 尽掇:全部拾取。 39. 美:赞美。 40. 圣皇:皇帝。 41. 返鹓行:回到朝堂。 42. 甘棠:比喻为官者留下的美好政绩。
去完善
赏析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兰陵郡梅露堂的美景和当地官员治理的成效,表达了作者对郡斋和官员的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开篇即点出了兰陵郡的悠久历史和显赫地位,为下文描写梅露堂做了铺垫。 颔联“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描述了兰陵郡的官员人才辈出,政绩显著。“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提到了前任太守的仁爱之心仍在人们心中,瑞露堂之名也因此流传下来。 颈联“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表达了作者对新任官员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古人一样,带来吉祥之气。 接下来的六句“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使君燕寝东西厢,岭梅林林分两傍。春事已退堕渺茫,调羹有实升庙廊。叶间奇葩忽芬芳,缥白异状中有香。”生动描绘了梅露堂的美丽景致,以及春天里梅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景象。 尾联“我公中心念丁黄,抚摩凋瘵还耕桑。天锡嘉瑞不肯当,尽掇巨美归圣皇。”赞扬了现任官员关爱百姓、恢复农耕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上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在赞美梅露堂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地方官员的赞誉和对国家昌盛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是宋代诗人曾协所创作。诗人在诗中以梅为引,表达了对友人王氏的深切怀念和美好祝愿。诗歌创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诗人曾协的一生中,他历任地方官职,颇具政治抱负。但时局混乱,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尽管曾协关心百姓疾苦,努力改善民生,但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政治理想始终难以实现。 此外,曾协生活在宋朝词坛繁荣的时期,他和当时许多文人墨客一样,热爱文学创作。在这首诗中,他以寄题的形式表达对友人王氏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以梅为寄托,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