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

标题包含
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
宣化承流退自公,优柔厌饫有新功。 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为诗长雄。 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䪫中。 河汾所续吾其再,首录东吴两国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广泛传播顺从自然地退回公共空间,令人喜欢地细细品味又有新的贡献。在天地之间领悟到深沉的智慧,在诗歌领域被尊称为杰出领袖。情感性格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篇章韵律则在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中传承。我将再次继承和发扬先贤们的智慧,首先传承吴越两地的民间风俗与教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前仁和:即前任和县县令。仁和,古代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北部。 2. 郑宰:即郑县县令。郑县,古代县名,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市东部。 3. 侨富阳:即在富阳县作客。侨,侨居;富阳,古代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 4. 陈宰:即陈县县令。陈县,古代县名,位于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往还:往来,交往。 6. 以诗余寓妙山:在妙山寄托诗歌的余韵。妙山,山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部。 7. 承流:继承传统的教化。 8. 宣化:宣扬教化。 9. 退自公:从公务中抽身退下。 10. 优柔:从容不迫。 11. 厌饫:饱足,满足。 12. 新功:新的成就。 13. 先天:先天的智慧。 14. 玄牝:道教术语,指产生万物的母体。 15. 后社:地方社会的领袖。 16. 诗长雄:诗坛的杰出人物。 17. 唐虞:尧舜时代,即传说中的远古盛世。 18. 三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19. 韶濩:古代乐名。 20. 六𪇿:指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乐经》。 21. 河汾:黄河、汾水之间的地区,这里代指中原文化。 22. 所续:继续传承的文化。 23. 吾其再:我将再次传承。 24. 首录东吴两国风:首先收录东吴地区的民歌。国风,《诗经》中的部分,包括各地区民歌。
去完善
赏析
曾丰的这首《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是一首描绘友情和对诗歌热爱的佳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和朋友们在诗坛上的交流和互动,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宣化承流退自公,优柔厌饫有新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宣化承流”指的是诗人继承和发扬了先贤们的诗歌传统,“退自公”则暗示了诗人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优柔厌饫有新功”则是说诗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取得了新的成就。 “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为诗长雄。”这两句诗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先天勘破道玄牝”意味着诗人对诗歌的奥秘有了深刻的理解,而“后社推为诗长雄”则表明诗人得到了同道的认可和赞誉。 “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䪫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诗人将诗歌的情感性和形式美推向了极致,使其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河汾所续吾其再,首录东吴两国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期许和自信。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可以延续先贤们的遗志,成为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是南宋时期文人曾丰的作品。曾丰,字幼度,号樽斋,南宋福建莆田人,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诗歌,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人的侵略、靖康之耻等,这些事件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文人墨客纷纷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曾丰也不例外。他在《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中,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曾丰与郑宰和陈宰的友谊。他们三人曾经一起旅居富阳,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他们离别之后,曾丰仍然念念不忘这段珍贵的友谊,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曾丰对家乡莆田的深深眷恋,他渴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