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腊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

标题包含
腊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
夜光吟屋炯无眠,晓色梅簷重粲然。 芒端残腊洗晴雪,花底好春回隔年。 田畴膏脉占时早,禽鸟和声得气先。 多少趋生寰宇望,紫皇更斡大钧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杰"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不够明确,或者这个人并不是公众人物。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夜间屋中灯光映照无法入睡,晨曦的微光洒在梅花的屋檐上显得格外明亮。阳光如同一把扫帚扫去了最后的残雪,梅花的花瓣仿佛带来了新年的气息。田野里蕴藏着无尽的生机,鸟儿欢快地歌唱着春天的到来。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人们盼望着更好的生活,而天上的皇帝正在调整着万物的运转。
去完善
释义
1. 腊: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 2. 夜光吟屋:这里指在明亮的月光下吟咏诗歌的房屋。 3. 炯无眠:炯炯有神,无法入睡。 4. 晓色梅簷:清晨的曙光映照在梅树的屋檐上。 5. 重粲然:再次绽放出明亮的光彩。 6. 芒端残腊:这里的“芒端”是泛指边缘的意思,“残腊”指快要结束的腊月。 7. 洗晴雪:把晴天里的积雪洗去。 8. 花底好春回隔年:花开之时,春天回来了,仿佛回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9. 田畴膏脉:田地的肥美,比喻农业的丰收景象。 10. 占时早:预测农时较早。 11. 和声得气先:和谐的声音预示春天的到来。 12. 紫皇:皇帝。 13. 更斡大钧旋:改变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中的“腊月中旬”指的就是农历的十二月,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开始。诗人陈杰在诗歌中描绘了一幅初春的美景,通过夜间的明亮和早晨的阳光、梅花之间的对比,展现了天气由阴转晴的过程。而后两句则用“洗晴雪”和“好春回隔年”来表达这种变化,意味着春天已经悄悄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田畴膏脉占时早,禽鸟和声得气先。”表达了大地回春的气息,农田里一片生机盎然,鸟儿也在欢快地鸣叫,这些景象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最后两句“多少趋生寰宇望,紫皇更斡大钧旋。”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期盼,同时也传达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哲理。整首诗歌以自然的景物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初春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希望和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是南宋诗人陈杰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这一年,陈杰45岁。陈杰,字寿卿,号梦溪,福建闽县人。曾任溧阳知县、朝散大夫等职,后归隐故里,以诗酒自娱。他学识渊博,尤工诗词,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宋宁宗时期的“庆元党禁”时期,宋宁宗赵扩在韩侂胄的引导下,发动了打击道学派势力的运动,史称“庆元党禁”。当时文人墨客纷纷避祸隐匿,文学界氛围压抑。陈杰虽在地方任职,但他关注时事,深感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背景下,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立春时节的快雪遄晴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