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其二
初得两山排闼来,满期突兀老相陪。
忽如双剑擅飞去,疑是六丁争取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见两座山峰犹如推开房门进入眼帘,期待中的峻峭景色相互辉映。
忽然间,它们又像两把锋利的宝剑一样拔地而起,令人怀疑是否是神仙们争夺而来。
去完善
释义
1. "两山":指从西南道获得的两个石山模型。
2. "排闼":开门,这里指石山从西南道运到诗人住处。
3. "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石山的形状。
4. "双剑":比喻两个石山,形象地描述了它们的形状和姿态。
5. "六丁":神话传说中的六个天神,负责管理天上的事务。这里诗人用"六丁"的传说来形容石山到来的神秘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得到两座奇石的喜悦以及对其奇特的赞美。首句“初得两山排闼来”描述了奇石的到来,仿佛开门见山,给人以惊喜;次句“满期突兀老相陪”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已久的兴奋之情,期待着这两座奇特的石头陪伴他度过晚年。紧接着,诗人用“忽如双剑擅飞去”和“疑是六丁争取回”形象地描绘出奇石的奇异特征,如同神奇的宝剑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怀疑是否真有神仙争夺这些奇石。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以及对奇石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奇石的喜爱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其二》,是宋代诗人曾丰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当时曾丰58岁。
在这个时期,曾丰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知名,但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直到47岁才考中进士。他在官场生涯中屡次受到排挤和陷害,多次被贬谪。在创作这首诗时,曾丰已被贬为广东廉州知府,远离家乡江西永丰,心情郁闷。
同时期,宋朝正处于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外部边疆危机重重的时期。宁宗朝政治腐败,宦官权臣当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北方金国不断侵扰边境,南宋朝廷被迫采取防御策略,战争形势紧张。此外,江南地区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