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莫少虚赴省试

标题包含
送莫少虚赴省试
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 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 酒量逡巡百盏空,诗锋顷刻千毫秃。 我从识面已忻慕,每恨往还心未熟。 官同古雒岂偶然,一见相忘倒胸腹。 谈道论文俱入妙,夜阑烛短频更仆。 圣处玄微得我疑,君独心通如破竹。 要将土苴活邦家,条上封章抵车轴。 嘉谋谠议期见用,不学贾生空痛哭。 行行提笔战春闱,箧中尚有三千牍。 科名唾手真余事,力转天回迺民福。 当今公道青云平,忍埋光采甘沈陆。 欲随君往路无繇,只欠双翰来插肉。 殷勤别酒休辞醉,马已就衔车已輹。 蜀山崎岖秦甸寒,屈指深冬到辇毂。 焚舟计决携家去,努力加飡此为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郭印,字信可,号乐善居士,南宋名臣。他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公元1162年,享年69岁。 郭印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经典著作见长。他在科举考试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是江南的才子,才华横溢如同春天的兰花。 你的豪情壮志如虹霓般灿烂,却令世俗之人难以理解。 你豪饮百杯,出口成章,我在相识之后对你充满钦佩。 可惜我们之间交往还不够密切,令人遗憾。 官职同在古都洛阳,我们的相见仿佛前世注定。 谈论道理和论文都颇有独到之处,在夜深时分,蜡烛烧尽,我们常常互相鼓励。 你对于道理的领悟常常让我怀疑自己的才智,你对事物的理解就像破竹之势一样畅通无阻。 你胸怀大志,力图为国家做出贡献,你所提出的建议都能与国家和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你期待在关键时刻发挥智慧,为民请命,而不是像贾谊那样徒然痛哭。 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并不是你的主要目标,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你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 如今是公正公平的时代,你的才华一定会被赏识,但你却甘愿放弃现有的地位,投身于更加艰辛的事业。 我一直想跟随你去追求理想,但总是缺乏勇气,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无奈。 在你临别的时候,请不要拒绝我为你送行的美酒,马儿已经准备好了,车子也已经修好了。 你要去的地方,路途险恶,愿你保重身体,努力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莫君:尊称对方为"莫君"。莫,姓;君,对人的尊称。 2.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指代江苏、浙江一带。 3. 佳公子:对才学出众的贵家子弟的美称。 4. 秀拔:形容优秀而出众。 5. 春兰馥:芬芳的兰花,比喻人的才情。 6. 少年意气:少年的豪情壮志。 7. 虹霓:指彩虹。 8. 豪迈:豪放而无所拘束。 9. 逡巡:从容不迫的样子。 10. 百盏:形容饮酒的数量多。 11. 顷刻:一瞬间。 12. 千毫秃:笔尖写秃,形容写作频繁。 13. 相识:相互认识的人。 14. 欣慕:感到羡慕。 15. 往还:交往。 16. 古雒:古洛阳,这里指代河南省洛阳市。 17. 倒胸腹:坦诚相待的意思。 18. 谈道论文:谈论哲理和学术问题。 19. 入妙:进入绝妙的境地。 20. 夜阑烛短:夜晚即将结束,蜡烛即将燃尽。 21. 频更仆:多次换班。 22. 圣处玄微:探讨深邃的哲理。 23. 土苴:视若无物,这里表示关注民生疾苦。 24. 邦家:国家。 25. 条上封章:分条列举意见,向皇帝上疏。 26. 抵车轴:形容书写材料之多。 27. 嘉谋谠议:好的建议和正直的言论。 28. 见用:被任用。 29. 贾生:汉代政治家贾谊,曾上疏谏阻皇帝奢侈,但未被采纳。 30. 空痛哭:白白伤心。 31. 行行:前行。 32. 提笔战春闱:指参加考试。 33. 箧中:箱子里面。 34. 三千牍:形容文章众多。 35. 科名:科举功名。 36. 唾手:形容轻而易举。 37. 力转天回:改变天地间的局势。 38. 民福:百姓的幸福。 39. 公道:公正的道理。 40. 青云平:喻仕途通达。 41. 忍埋光采:忍受默默无闻。 42. 沈陆:陷入困境。 43. 双翰:翅膀。 44. 无繇:无法。 45. 马已就衔:马已经准备好启程。 46. 车已輹:车辆已经装好轮子。 47. 蜀山:四川的山脉。 48. 秦甸:陕西的田野。 49. 屈指:计算。 50. 深冬:冬天最冷的时候。 51. 辇毂:皇帝的车驾。 52. 焚舟计决:喻下定决心的意思。 53. 携家去:带着家人离开。 54. 努力加飡:好好吃饭保重身体。 55. 为祝:作为祝福的话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郭印写给朋友莫少虚的送别诗,描绘了莫少虚的才情、豪情与理想。首联称赞莫少虚才华横溢,如同春天里的兰花般清新脱俗;颔联进一步强调他的豪迈之气,不受世俗眼光所限;颈联和颔联则通过描述莫少虚的酒量、诗才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展示其独特个性。诗人对莫少虚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郭印从自己的角度回顾了与莫少虚相识的过程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探讨道学、文学,气氛热烈融洽。然后诗人又借“破竹”这一意象,赞美莫少虚的心灵感应能力及博学多才的品质。在“嘉谋谠议”的部分,表达了对莫少虚的期许,希望他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为民造福,而不是像贾生那样空有才能却无法施展。 随后,诗人祝愿莫少虚在省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坚信,莫少虚必定能够取得科名的成功,为社会带来福祉。同时,诗人提醒莫少虚要把握机遇,不要因为眼前的困境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最后,诗人以诚恳的态度为莫少虚践行,祝愿他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也有对他的深深期待。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莫少虚的形象,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莫少虚赴省试》是南宋诗人郭印所作。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05年(南宋宁宗嘉定八年)。在这一年里,郭印的朋友莫少虚即将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其好友,郭印写诗为他送行并祝愿他取得好成绩。 在郭印所处的时代,即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民生疾苦严重。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大多以关注社会现实、抒写民生疾苦为己任。因此,这首诗也反映出了郭印对好友莫少虚的关爱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