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温守梁尚书新创富览亭

标题包含
题温守梁尚书新创富览亭
杰槛雄簷倚碧空,玲珑窗户湿青红。 因山卜地心机巧,望水如天眼力穷。 千里胜形吟笔内,万家和气饮杯中。 吏民共指双旌语,今日梁公昔谢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杰伟的栏杆和雄伟的屋檐依靠在碧蓝的天空中,玲珑的窗户上湿润的青翠与红艳相间。在山上寻找适合建造的地方充满了智慧与巧妙,远望流水如同天生灵眼般的观察力的极限。千里的美景都在我的吟咏之中,万家的祥和气氛都在我饮酒的时候感受。官民共同谈论那两面旗帜下的故事,今天的梁公与昔日的谢公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
去完善
释义
1. 温守:即温州知州。 2. 梁尚书:此处为唐朝时期的礼部尚书梁弘敬,曾主持温州政务,故称其为“梁守”。 3. 杰槛雄簷:指建筑物的壮观景象。 4. 碧空:蓝天白云的天空。 5. 玲珑窗户:指设计精美的窗户。 6. 湿青红:湿润的青色与红色,形容环境美丽。 7. 因山卜地:利用山势地形进行规划设计。 8. 心机巧:巧妙的设计理念。 9. 望水如天:形容视野开阔,可见水天相接的景象。 10. 眼力穷:意指视野极尽之处。 11. 千里胜形:描述远处美丽的风景。 12. 吟笔内:诗人的笔下。 13. 万家和气:寓意万户人家的和睦氛围。 14. 饮杯中:比喻沉浸在欣赏美景的愉悦中。 15. 吏民:地方官员和平民百姓。 16. 双旌:古代州郡长官出行时的仪仗标志。 17. 今日梁公昔谢公:将梁弘敬比作东晋政治家谢安,赞美其治理地方的功绩。
去完善
赏析
《题温守梁尚书新创富览亭》是宋朝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富览亭为题,描绘了亭子的壮丽景色和梁尚书的才智与仁爱。首先通过描述亭子的高大、雄伟和精致的窗户,表达了亭子的壮美;接着又以地理环境和水的视角表达了对景观的赞美;然后写出在此亭中可以领略到远方的美丽景色以及感受到民众的和谐气氛;最后以民众赞扬梁尚书的话作为结尾,凸显出他的德政和对民生的关爱。全诗以其独特的手法展示了景色的优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厚,表达出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梁尚书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题温守梁尚书新创富览亭》出自宋代诗人陈棣之手。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至1174年之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陈棣生活在文化繁荣的临安(今杭州),并在当地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重和喜爱。 在这一时间段内,陈棣曾任户部侍郎、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对国家和民生问题有着深刻的关注和了解。同时,他还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词、赋等多种文体。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在陈棣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压迫之下,国家政局动荡不安。然而,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却相对繁荣,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城市,如临安、苏州等地,成为了文人墨客聚集的中心。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首《题温守梁尚书新创富览亭》中,陈棣通过对梁尚书的赞美和对富览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富强、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和民生问题的关心以及对文化事业的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