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伯言题所居鉴止轩
小轩劣容膝,讵敢邀君诗。
君诗亟借重,物趣俱新奇。
簷前列苍翠,槛外潴涟漪。
凭栏作痴兀,欲静忘五綦。
湛然俯明镜,水定心不驰。
微风忽披拂,巾袂俄变移。
缅思东坡公,昔与颍水嬉。
此乐五十年,人间真未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亭略可容身,不敢邀请您来赋诗。
您的诗篇深受倚重,事物趣味均新颖奇特。
屋簷前罗列着苍翠的山峦,栏杆外汇聚着涟漪的水面。
站在栏杆旁我陷入沉思,想要静下心却忘了思绪的方向。
清澈平静地俯视着明镜般的水面,心在宁静中不再飘荡。
忽然间微风轻轻吹过,衣袖瞬间摆动。
遥想苏东坡先生当年,曾在颍水边嬉戏。
这种快乐已经五十年了,人世间真正理解的人很少。
去完善
释义
1. 小轩:小的房屋;劣容膝:勉强能容纳膝盖,形容屋子狭小。
2. 讵敢:不敢,表谦虚。邀君诗:邀请您的诗歌。
3. 君诗:您作的诗歌。亟借重:屡次借用。
4. 物趣:自然景物的情趣。
5. 苍翠:指深绿色,一般用于形容草木茂盛。
6. 槛外:门槛之外;潴涟漪:池塘中的水面波纹。
7. 凭栏:靠着栏杆;痴兀:发愣的样子。
8. 五綦:古代马行速度的度量单位,代指行走或行动。
9. 湛然:清澈透明貌。俯明镜:对着明亮的镜子。
10. 水定心不驰:意谓内心平静,无杂念。
11. 微风披拂:轻风吹拂。
12. 巾袂俄变移:衣袂在风中轻轻飘动。
13. 缅思:缅怀思念。
14. 东坡公:苏东坡,即苏轼,宋代著名文人。
15. 昔与颍水嬉:指苏轼曾于此地游玩。
16. 此乐五十年:这种快乐已经有五十年了。
17. 人间真未知:世上很少人知道这种乐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次韵苏伯言题所居鉴止轩”,是诗人陈棣在他的小屋“鉴止轩”里创作的。诗中描述了小屋的环境特点以及作者在此地的悠然心境。虽然屋子狭小到仅能容纳双膝,但陈棣却能在这里觅得乐趣,且并不觉得狭小压抑。不仅如此,他还能借由这间小屋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如屋檐下的郁郁葱葱、池塘外的水波荡漾。
诗人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他与朋友间的互动,充分展示了他的开朗和乐观态度。他还表示在小轩的宁静环境中学到了如何沉淀内心的浮躁,通过观察水面的平静,让心灵得到放松。而当风吹过水面时,诗人感受到万物都在变化之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最后,陈棣在诗中将小屋的景色与苏轼的故事相联系,回忆当年苏轼与颍水嬉闹的场景,感叹时光流逝之快,同时又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咏物抒情的笔法,表达了诗人享受当下生活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苏伯言题所居鉴止轩》是南宋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9年前后,当时陈棣约在45岁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建立近半个世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
陈棣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三十多岁才中进士,此后历任地方官职。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既有曲折艰辛,也有宦海沉浮。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棣以苏轼的诗作为灵感,创作了这首《次韵苏伯言题所居鉴止轩》。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居所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去完善